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人们通过肠胃摄入的食物以及通过皮肤吸收的物质都需求通过肝脏的处理。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疲于应酬,在饭桌上觥筹交错,喝酒无度,经常熬夜、通宵,这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使得肝出现病变。
何为肝病?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乙肝病毒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数超过2.8亿,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慢性乙型肝炎约万人,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0万人。肝病的表现是很隐晦的,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常见症状有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腹壁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为了尽可能早的发现肝病,及时做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肝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临床情况,其进展与肝功能进行性减退有关。研究发现大约80.3%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中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约20%出现营养问题,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近50%有营养问题,例如消瘦、体重下降、肌肉组织减少,持续乏力,白蛋白低,肝功能恢复缓慢,反复腹水、感染等不良症状。慢性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1、食物摄入减少:原因有食欲下降、腹水压迫等导致胃扩张能力不足、医源性蛋白与热量损失(如医生为避免肝性脑病而嘱患者低蛋白饮食,患者多次住院的检查及准备程序导致正常进食减少等);2、营养物质吸收减少:由于排到小肠的胆盐减少、合并有胃肠道黏膜病变、胃肠道血液淤滞、肠道蠕动能力减退、肠肝循环受损等原因,肠道吸收功能明显削弱,营养素吸收受到严重影响;3、营养物质丢失增多:腹水、消化道出血、感染可导致大量蛋白丢失;4、高代谢状态:有研究表明34%肝硬化患者存在高代谢状态,静息状态下能量消耗超过预期20%,原因是细胞因子异常驱动的代谢增高;5、合成不足: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导致低白蛋白血症,并影响某些激素和微量元素的生成,从多方面影响机体内环境。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经口摄入不足。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蛋白质、脂类能量摄入不足,自身的营养不良及机体缺失多种微量营养素常常难以被纠正,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病情改善及预后。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也是强大的免疫器官,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肝病患者的康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病人的营养状态直接影响着病人的预后,关系着治疗效果的成败。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长期合理的膳食营养干预及食疗保健有助于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肝病饮食原则1、控制热量摄入,以便把肝细胞内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应逐步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范围内。2、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食用糖的摄入不宜过多。3、高蛋白饮食,高蛋白可保护肝细胞,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晚期肝硬化病人还应注意控制高蛋白饮食)4、保证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供应,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5、限制食盐,每天以6克为宜。6、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7、含有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芝麻、菠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8、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9、忌烟、酒。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慢性肝病患者的膳食营养干预方式首先是营养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指导;其次是食物选择的优化,慢性肝病患者不宜选择油炸食品、甘肥厚味食物、烧烤腌制食物、刺激性食物、不新鲜食物、粗纤维丰富食物等;最后是食物结合性营养方案,即制定并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及食疗方案,适用于须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内容包括营养供给量目标的确定、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其调整方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