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28(1):58-63
作者:廉晓晓孙元培郭晓霞
DOI:10./cma.j.issn.-..0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与肝硬化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1月至年8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89例肝硬化患者资料作为肝硬化实验组,随机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资料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JY-DLT肠道屏障功能生物化学指标分析系统检测两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ETX)水平评价肠道黏膜通透性。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价肝硬化预后与肠黏膜通透性的相关性。两组研究对象结果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中Mann-WhitneyH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或SNK检验。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ETX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DAO、D-乳酸和ETX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组的DAO、D-乳酸及ETX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Child-PughA级与B级两组相比,DAO、D-乳酸与ET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P值均0.05);Child-PughA级与C级两组间D-乳酸与ET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P值均0.01)。DAO、D-乳酸和ETX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0.,P值均0.01)。D-乳酸及ETX水平与CTP评分、Frons指数、RPR指数、APRI评分、FIB-4评分及FibroScan值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DAO、D-乳酸及ETX3种检测指标能准确反映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越高,则肝硬化程度越重;肠道黏膜通透性与肝硬化预后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肝硬化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评价体系参考,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肝脏弥漫性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为多种慢性肝病晚期阶段的共同结局[1]。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2],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并不仅仅局限于肝脏本身,其中最为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