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穿刺置管引流硬化治疗:
其中一位患者肝右后叶可见一大小约5.6×5.2×9.6cm囊肿,周边可见数个直径约1cm的小囊肿。因该囊肿较大,挤压肝内血管,囊肿周围血供丰富,且位置较深,进针路线选择困难。经介入组成员反复研究,最终确定进针路线。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郝霁萍主任与岳瑾琢教授的带领下,我科李若暄医生顺利置管,共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ml。置管后行第一次硬化治疗后,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带引流管安返病房。第二日早晨,患者于我科复查,原囊肿未见囊液,已闭合。行第二次硬化巩固治疗,治疗结束后,拔出引流管,嘱患者于我科复查。另一患者于年初发现肝内直径19cm的巨大囊肿,曾抽吸尽囊液,未行硬化治疗。现囊肿复发,直径约10cm,患者完善术前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我科郝霁萍主任带领下,乔旭东医生、李若暄医生行超声引导下囊肿置管引流硬化治疗,顺利置管后,引流出清亮淡黄色囊液约ml,并行两次硬化治疗。术后超声检查患者原巨大囊肿囊腔闭合,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我科复查随访。
现如今,介入超声已不仅仅用于辅助临床诊断,更在疾病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比于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为患者治疗囊肿提供了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更为经济的方式,缓解囊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肝肾功能,且因其微创的特点,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囊肿硬化治疗的方式很多,选择适合于患者的硬化治疗方式,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大大降低囊肿复发率,也是介入超声医学精准化医疗的要求之一。同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肝、肾等部位的囊肿,也适用于人体各部位的囊肿,这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是现如今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案。
希望该业务的开展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微创、安全的治疗方式,为患者与广大临床科室解决实际问题。
感谢院领导对超声医学科工作的大力支持!
感谢病理科、药剂科、肿瘤分院、神经内科等兄弟科室的支持与帮助!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穿刺针准确置入囊内
导管置入囊内
抽吸较大囊肿囊液
对小囊肿行抽吸治疗
引流出的囊液
行囊液蛋白试验
行囊肿硬化治疗
治疗结束,囊腔闭合
硬化网
投稿邮箱:
zgyh
tytiu.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