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50%以上的新发及死亡肝癌患者都在中国。
每67秒就有一名中国人被诊断出肝癌,每7秒一人不幸死于肝癌……
中国是名符其实的“肝癌大国”!
世卫组织预计,若中国再不采取紧急行动提高发现、治疗的可及性,至年间中国将有约万人因肝硬化和肝癌死亡。
由于肝癌早期的症状比较隐蔽不易察觉,不少人一发现已是中晚期,只有约12%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肝癌大国”?我们应当怎样避免“中招”?近日,暨南医院副院长牛立志教授做客徐克成生命健康热线,为广大观众答疑解惑。
预防在先,警惕肝癌三部曲!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国内早年医疗条件差及防控机制不足。乙肝感染呈全国性流行。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万人,其中约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巨大的乙肝病毒携带人口基数,为肝癌的肆虐提供了〝温床〞。我国70%-80%的肝癌都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传播。随着母婴阻断措施的应用以及肝炎疫苗的普及,患肝炎人数已经大幅下降。牛教授提醒,如发现乙肝表面抗体转阴,应该及时补打疫苗。
如果已经得了乙肝,就更要避免其他可能导致肝癌的因素。包括:戒酒,控制好体重,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和监测,做好定期查体。一般每3-6个月做一次腹部超声、肝功能、AFP、HBV-DNA等检查。
再贵再好的酒,致癌不会罢休!
中国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有人笑言,酒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不管哪个地域和民族,通常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不好也得先喝好。酒桌上面,一个个面红耳赤的推杯换盏,周围的人眼神迷离起哄叫好,能喝的猛喝,不能喝的硬喝,直到所有人都倒下。在过去30年间,中国酒精摄入量更是以惊人速度增长,超过世界绝大多数其他国家。
有人认为,小酌怡情能有利于健康。真是如此?
牛教授强调,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从医学角度出发,酒精是非常明确的致癌物,而且没有所谓的“安全量”。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初期通常是脂肪肝,慢慢地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的发生。
小心病从口入,“吃出”肝癌!
牛教授强调,霉变的食物中往往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诱导肝癌发生的直接“凶手”之一。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质,它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能力大75倍,早在年,就被世卫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目前,世界上有两个地方是黄曲霉素的高发地区,中国南方地区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因为潮湿天气容易导致粮食未及时晒干,加上储存不当,所以更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
“不少人勤俭节约惯了,尤其是有的老一辈人,在食物发霉后,往往选择洗一洗、清一清,就凑合着吃。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可取!”牛教授表示。
牛教授还提醒,很多有肝病的人喜欢服用各种“护肝保健品”。“护肝药”能否护肝,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而且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此外,有的肝病患者习惯服用各种各样的“保肝中草药”。如果其中不幸有含马兜铃酸的成分,那“保肝药”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致癌药”。因为马兜铃酸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之一,能诱导细胞内产生一种非常特别的突变。
牛教授还指出:
1.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癌症相关体检;
2.对于早期肝癌,不用开刀的冷冻消融治疗,其效果可以媲美开刀;
3.肝移植有适应症,肿瘤过大过多或有转移的肝癌患者不应考虑;
4.现在肝癌的治疗手段很多,除开刀放化疗外,还有靶向和免疫治疗,有的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病人生存率。肝癌已不再是“癌王”。
·END·
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长按扫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