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治疗
防治肝硬化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费用
肝硬化生化
肝硬化介入

乔富渠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

本文约字,预计阅读需要25分钟。

肝硬化腹水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臌胀范畴,此外在水肿、黄疸、癥瘕、积聚中,也有一部分包含着。历代医书有“脉胀”、“腹胀”、“五脏胀”、“六臌胀”、“水肿”、“蛊胀”、“单腹胀”等病名。也有从病因分类归纳“气臌”、“水臌”、“虫臌”、“食臌”、“血臌”等多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臌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类似本病的记述。一、祖国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1、病因

(1)慢性酒精中毒:《金匮要略》认为是“酒家”;《景岳全书》也指出:“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臌”。

(2)慢性感染(寄生虫):如《诸病源候论》曰:“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揺有声,常欲饮水,皮肤黧黑,如似肿状,名曰蛊也”。似指与血吸虫感染有关。

(3)血液循环障碍:如喻嘉言指出:“癥瘕,积块,是胀病之根”。朱丹溪也有“隧道壅塞”的说法。

以上这些看法,可谓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另有认为臌胀之成因主要是正虚邪盛,特别是“脾肾阳虚"。亦有归纳其成因有四:①脾失健运,清浊相混;②肝失调达,气滞血瘀;⑧肺气不宣,水气停阻;①肾关不行,三焦气化失常。

2、病理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饮食不节,情志抑郁,黄疸,积聚,感受毒邪,皆伤肝脾。脾胃运化失职,清浊升降失常,以致清浊相混,壅于中焦。肝气郁滞,血气凝聚,隧道因而壅塞,血液流行不畅,水液渐积渐多。病情稍久,肝脾日虚,进而累及肾虚。肾虚则肝脾失其滋荣温养,虚者愈虚。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不行,水浊血瘀壅结更甚,故实者愈实。有认为本病病机,以肾为本,以肝为标,以脾为中流砥柱。治疗多以健脾开始,而以补益肝肾收功。

对上述病理的鉴别要点为:如为胸腹胀满按之中空者,其病理为情志郁结,气失调达,导致脾虚气滞;如腹部按之凹陷,面色萎黄或黄疸,身上有红纹斑块或蜘蛛痣者,其病理为肝郁伤脾,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职;如腹部育筋突起,而色苍黄或面灰黑,其病理为肝气都结,气血凝聚,血脉壅塞。

二、辨证分型论治及治则讨论

1.按病性

如上海第二医学院分为:①偏实型:多属轻度代偿失调,用化瘀通络以治本;运脾利湿,泻水以治标。②偏虚型:多属久病由实转虚,治宜培补气血,滋阴温阳以扶正,运脾利湿泻水以治标。

有分①阴虚型:运脾利湿兼育阴;②阳虚型:运脾利湿兼温阳;③阴阳并虚型:晩期恶液质者,积极培补气血。西药保肝,输血,加用丙酸睾丸酮、强的松等综合治疗。上海第一医学院则以党参、黄良、鳖甲、生地、丹参、桃仁、地鳖虫,制大黄为基本方,根据虚实不同灵活加减。有实证,循《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下之则胀已”用攻法、逐水剂,如十枣汤、巴漆丸、禹功散。如病势缓和,遵《内经》“洁净府”法,用五苓散、商陆合剂,增加尿量排除腹水。虚证,则予以温补,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增液汤、桂附理中汤、真武汤、六味地黄汤等增加营养,兴奋功能,促使正气恢复,腹水自然逐渐消除,或配渗利药葫芦、蛀笋、蜷姑,加强利尿。

也有分为五型论治:①湿热型:用茵陈蒿汤,茵陈四苓散;②气滞湿阻型:用逍遥散、香砂枳术丸、五苓散;③阴虚湿热型:用猪苓汤、八正散;①偏阳虚寒湿型:用东垣升阳益胃汤、五苓散、五皮饮;⑤阴阳两虚湿阻型:用生脉散、参附汤、五苓散。作者强调疏通肝络瘀阻是消除腹水,改善病变不可缺少的的方法之一,故上述各型治疗均须参入理气去瘀软坚之品,常用药物如枳壳、柴胡、香附、郁金、生牡蛎、海藻、丹参、桃仁等。有对体实者以攻为主,泻水利尿法:柴苓汤加减、五苓五皮汤、黑丑粉。对体虚者以补为主,补利同施法:理苓汤加味、补中五皮汤。

亦有辨为阳水、阴水施治。阳水以八正散、胃苓汤随症加减;阴水以六味地黄丸、五苓散为主随证加减。有对阳水采用:加减胃苓汤、实脾饮、舟车丸、消水丹(甘遂、二丑、沉香,每服1.5至3克)、大圣睿川散。阴水则采用:济生肾气丸加味五苓散、胃苓汤、化水丸(白术、茯苓、郁李仁)。

2.按脏腑病机

有分四型论治:①脾虚气滞证;②脾肾阳虚证;③肝肾阴虚证;④阴虚湿热证。

有分五型①肝郁湿困型;②脾阳虚型;③肾阳虚型;④肾阴虚型。也有分为五型①气滞湿阻型:用胃苓汤加减;②湿热壅结型:用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③脾虚湿阻型:用四君子汤合四苓散加减;④肝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合四苓散加减;⑤脾肾阳虚型:本型之重者相当于肾综合症,用附子理中汤合四苓散加减,或济生肾气汤。另有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脾湿肿满、肝胀络瘀、精竭、肾虚气结四型。

3.按发展阶段

有分①早期(攻水法):用睿川丸、十枣汤或乌柏根皮开水泡米汤浸服;②中期(化气运中、渗湿利水法):用自制方(郁金、槟榔、青皮、木香、苍术、厚朴、春砂仁、内金、茵陈)或加味逍遥散加减;③恢复期(补养温中法):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另有分单纯型、阳虚型、阴虚型、郁热型、精竭型五型。

归纳本病的治则大致有五:①舒肝理气;②活血化瘀;③渗湿利尿;④逐水泻下(极度衰竭、肝昏迷倾向、明显食道静脉曲张或呕血、便血及兼有其他严重合并症如高热等忌用);⑤培本扶正。

目前,中药治疗本病用攻补兼施的方法已为多数学者所公认。攻与补是对立的统一,不宜偏废,如体虚者可用“补—消—攻”的程序,尚实者则用“消—补—攻”或“消—攻—补”的程序。肝硬化腹水多是久病所致,其体必虚,故虚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以补为常法,攻为权变。指出用逐水峻泻剂去逐腹水,不是一个根治的办法,要根治腹水,首先就要设法控制肝脏内结缔组织弥漫性之增生和毛细血管压力的升高,其次要减低门静脉的血压。前者用消瘀通络剂,后者用疏肝理脾剂。

姜春华认为,本病的主要矛盾在于“肝血瘀积”,故临床一般以下瘀血汤为主方,灵活加減。虚者先补后攻,虚中兼实,实中兼虚者攻补兼施。而一般补剂多在调养肝脾肾的基础上增减。

一般学者认为,偏阳虚偏实证者疗效较好,阴阳二虚,尤以阴虚偏重者治疗较难。有谓阳虚者易治阴虚者难调。有认为黄疸型水臌与顽固性水臌治疗较难。有指出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淡红舌,薄白或薄黄舌,如转为红绛光剥,多见于肝功能损害,就应及时防止肝昏迷的发生,避免继续应用中药逐水剂。

我们临床体会,峻泻逐水过急伤正,健脾补肾过早壅塞,宜逐健脾胃渐消水湿,否则欲速不达,事与愿违。另外,为观察疗效,分型及方药不宜太繁。

三、单验方治疗

有报告用败酱草克加60克薄荷叶,水煎服。蟾蜍、南瓜蒂炭(一天三次,一次0.5克)。龙虎草、向日葵杆内芯(一尺,水煎服),葫芦瓢(30克,水煎服)。有用阴行草、珍珠菜根、六月雪(各30克)。丹参(15克水煎服)。单味黑丑研末(每服4.5克,或制甘遂粉1.5克,每周一次,早晨空腹服,用于形体尚实者)。生大黄粉(4.5克)、沉香(0.6克)、琥珀粉(0.6克)和匀,装胶囊(分二次服)。黄脚鸡(60克)、仙茅(30克)水煎服。广东商陆、鹰不泊,水煎服。有报道九头狮子草根,治疗一万余人,有效率90%。民间有用虫笋和葫芦、鸡脚稗治疗腹水的。

还有报道草药马鞭草合剂(马鞭草30克、半边莲15克、鹅掌蓼15克、溪黄草15克)配合加味十枣丸(芫花、甘遂、大戟、琥珀、沉香、黑丑各等分)治疗。有报道“平满丹”、“臌胀无十龙丹”、地锦制剂、乌柏大枣丸(乌柏根皮70%,大枣去皮核30%)、蛟姑合剂与复方槟革合剂丸、龙丸与三消散脾川丸、加味肝脾消肿丸与加减胃苓丸、巴豆丸(巴豆去壳净仁、黄糖)、加味牵牛汤(黑白丑、枳实、穿山甲、甘遂、川楝子、小茴香)五四丸(明矶、大枣、核桃仁、老面馒头、黑豆)、鲤鱼赤小豆汤“柴胡复方”配合泄剂及禹余粮丸善后的办法等等对消除腹水,缩小腹围,消肿,利尿,只要用之得当,效果是满意的。有用化铁丸(威灵仙、楮实子)与楮桃丸(楮实子、茯苓、公丁香)治疗。有报道复方黄芪防己丸(白术、茯苓、泽泻、枳实、附片、肉桂、麻黄、细辛、桑皮、生姜、红枣)治疗。有用控涎丹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有谓十枣汤近代每用于治疗肝硬化。有推荐无论虚证和实证,理苓汤都有相当满意的疗效。还有介绍大戟、厚朴各3克以及甘遂、芫花、大腹皮、车前子、泽泻、猪苓、泽泻、桃仁、葶苈子、车前子水煎服治疗腹水有效。有认为服用桃花消腹水。有用草药方(白背树根、黄脚鸡、葫芦茶、五指毛桃)治疗该病20例,有效率为90%。还有用千金消水丹(千金子去壳,半夏、阿胶)、石楠藤合剂、湘泉氏粉、索茴丸、三仁粥(麻仁、杏仁、李仁、米)消臌去黄丸、茵陈消臌汤、兰豆枫楮汤(泽兰、黑大豆、路路通、楮实)等。也有报告用巴豆30克,硫黄15克,轻粉9克外治。有报告甘遂15克研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在脐部直下三寸处,先煎服甘草6克,待大便泻水后去除敷药。

(参考文献略)

作者:乔富渠

编辑:卷卷

图源: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苏礼

话说祝由陕西道地药材

水飞蓟肝胆系常见病症的中医分型与选方关于召开首届传统医学大会的征文公告

乔富渠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医院肾内分泌科主任,大内科主任。为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和知名学者,曾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陕西省卫生厅医德与创佳评优一等奖。

擅长诊治:肾病尿毒症、肝炎肝硬化、胃肠病、内分泌病(糖尿病、甲亢等)、心脑血管疾病、老慢支、血液病、风湿、疑难热病、阳痿、顽固失眠以及亚健康类疾病。

应诊时间:周四上午

地点:岐黄济世国医馆(土门十字南米路东)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eh.com/gyhjr/1354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