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5月26日下午15:00-17:00,“中国妇科肿瘤MDT巅峰对话”第三十六场线上会议正式开启,本场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与广西医院的妇科肿瘤MDT团队巅峰连线。会议首先由周晅教授做《卵巢癌精准治疗与基因检测之我见》的专题分享,随后三方MDT团队针对真实病例进行MDT解读和探讨。(注:文章中专家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会议回顾
01
第一篇章
王静教授、李贵玲教授和李力教授简短致辞后,医院的周晅教授进行学术分享。
卵巢癌精准治疗与基因检测之我见
*卵巢癌精准治疗的新进展
PARPi开启了卵巢癌维持治疗的新模式,其中BRCA1/2突变、HRR突变和HRD阳性的患者采用PARPi维持治疗获益更加明显,NCCN指南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更新。周教授依次介绍了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相关研究:SOLO1、PRIMA、PAOLA-1和OVARIO研究;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相关研究:SOLO2、OPINION和NOVA研究。上述临床研究证实卵巢癌筛选获益人群需要根据生物标志物如HRD、HRR突变和BRCA突变等。
*找出“同源重组修复缺陷”预测获益人群
PARP在DNA单链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的情况下。BRCA1/2突变、HRR突变、启动子甲基化等都可以导致HRD。BRCA基因变异按照风险程度由高至低分为5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意义未明、可能良性和良性,其中前两类对PARPi较为敏感。HRD检测内容包括:tBRCA1/2突变和HRD-GS(基因疤痕)。由于tBRCA1/2检测并不能对所有PARPi临床获益人群进行分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检测HRD-GS(LOH、TAI、LST、TMB等)发掘HRD表型具有一定意义,其中主要检测手段有SNP和NGS检测。周教授对比了目前国内HRD状态产品性能。
综上所述,PARPi作为卵巢癌治疗的前沿性靶向药物,其有效性已被证实。如何在新模式下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基因检测手段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人群,使更多的卵巢癌患者可以从PARPi治疗中取得更长期的获益,是医患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未来应开展对PARPi的不同耐药机制的研究,如开展相关基因检测、筛选优势人群及寻找可以逆转PARPi耐药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才会使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更精准,患者可获得最好的临床疗效。
02
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和广西医院MDT团队各分享1例MDT病例管理。
*卵巢癌肝硬化病例分享及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的黄艾教授分享了1例卵巢癌肝硬化的MDT病例。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因卵巢癌行腹腔囊泡局部灌注治疗、卡铂腹腔灌注各一次,TC化疗三程(预防性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和粒缺对症治疗)后行IDS(腹腔镜手术),术中行卡铂腹腔灌注治疗,术后病理: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大网膜、阑尾系膜累及,基因检测tBRCA(+)。术后予以TC化疗3程,疗效评估CR,后续治疗三方MDT团队对该病例展开深入探讨。认为该患者治疗符合指南规范,对于体能状况差,FN发生率高的患者积极使用了升白药物预防,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积极监测血象变化,调整紫衫醇方案至周疗等有助于患者完成化疗疗程。
*肠系膜脂膜炎病例分享及讨论
广西医院的庞业滨博士分享了一例肠系膜脂膜炎MDT病例。患者因子宫内膜样腺癌IIIa期术后TC化疗5程后11年余,发现腹部病灶13天入院。行剖腹探查+肠系膜肿物活检,术后病理:纤维脂肪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周围脂肪组织坏死伴大量泡沫细胞形成,考虑符合脂膜炎表现。
三方MDT团队对该病例进行了讨论,肠系膜脂膜炎临床比较罕见,且表现不典型,病理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较容易误诊。随后围绕肠系膜脂膜炎如何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此患者后续治疗是否应该积极处理,如何与本身肿瘤疾病维持平衡等进行了探讨。
03
会议总结
王静教授、李贵玲教授和李力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三方都认为通过此次专题分享和两个病例学习到很多知识,此次线上MDT十分效率,期待未来更多的学习和分享,为临床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
扫码观看视频回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活动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