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近30年来中国人死亡率、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报告[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梁晓峰团队,对年至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人们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向人们展示了三十年间的“疾病变迁”以及最新疾病现状:
年,脑卒中(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肝癌、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因素。
▽
图丨数据来源TheLancet
根据柳叶刀研究数据:
1、30年来,「脑卒中(中风)」始终是最重要的致死原因;年,万人死于脑卒中[2];
2、「缺血性心脏病」从年的第3位爬到了第2位,死亡率增加了20.6%;
3、「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它仍然是引起寿命损失(yearsoflifelost,YLLs)的第四大原因;
4、虽然「胰腺癌」没有挤进前十,但是它和「缺血性心脏病」、「肺癌」的死亡率明显上升,增加了超过20%。
01
30年,从传染性疾病到慢性病的转变
影响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已经从年的传染性疾病、母婴疾病和营养导致的疾病,转变成了现在的高血压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
而「脑卒中(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这两类慢性疾病已经取代之前的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成为了新一代影响健康寿命的主要疾病种类。
这些排名背后,是无数深受病痛折磨的家庭。在中国,平均每分钟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3],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国民健康的严酷现状。
02
疾病也有地区差异,北京、澳门相对最健康
*绿色为损失年数低于平均水平的疾病,红色为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的疾病
1、在会引起早亡的20种疾病中,北京和澳门的寿命损失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最健康;
2、香港和上海绝大部分疾病寿命损失都在全国平均线下,但「结肠癌和直肠癌」对这两个地区产生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地区;而上海地区,「先天性疾病」带来的疾病影响也非常明显;
3、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超过75%的疾病种类都高于平均水平;
4、西藏地区要特意注意「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疾病」、「脑卒中(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和其他慢性疾病;
5、黑龙江人民受「缺血性心脏病」影响比较大;
6、青海人民要多注意交通事故。
▽
五种重点死因不同城市分布图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脑卒中不仅是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4]。
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粗率为94.96/10万,农村为71.27/10万。
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5]。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阻碍正常呼吸且诊断不足、威胁生命的肺病,而且不是完全可逆的[6]。
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7]。
吸烟是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包括二手烟。6万多5岁以下儿童死于二手烟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那些活到成年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8]。
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人数超过73万,死亡人数超过61万,5年生存率低至16.1%,肺癌已然成为“第一大癌症”与“头号癌症杀手”[9]。
全球2/3以上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协会(ADI)年公布的数据,截至年,全球约有万例痴呆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万例,平均每4秒即新发一例;
全球痴呆病例数约20年增加一倍,至年将达到万例,年高达1.35亿例[10]。
03
影响国人健康的十大因素
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和颗粒物污染是年引发死亡人数最多的四大危险因素。
其中高血压导致万人死亡,95.7%是心血管疾病所致。
吸烟是致死第二位,致残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全民健康隐患;
吃太好导致体重指数升高、吃太多又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也让糖尿病逐渐成为下一个健康杀手。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健康状况正在经受考验,而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最好的改善方式莫过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管住嘴、迈开腿,不要等到生病才感叹健康的宝贵。
查询疾病健康问题,用搜狗搜索,权威专业更安心。
附录:
[1]《Mortality,morbidity,andriskfactorsinChinaanditsprovinces,–: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TheLancet,June24,
[2]《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世界卫生组织
[3]《重视癌症数据》,中国科技信息,年第23期
[4]《脑卒中》,搜狗搜索
[5]《缺血性心脏病》,搜狗搜索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世界卫生组织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搜狗搜索
[8]《世界卫生组织:不要让烟草夺去你的呼吸》,人民网-国际频道,年6月2日
[9]《抑制肺癌转移,科学家发现代谢小分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年7月3日
更多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