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治疗
防治肝硬化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费用
肝硬化生化
肝硬化介入

肝硬化病人用药指导

肝病常用的药物

1.降酶、退黄药物

2.保护肝细胞膜药物

3.调节免疫药物

4.抗病毒药物

一.维生素类

(1)常用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E,

复合维生素制剂。

(2)用药注意事项:

1.维生素K1:过敏者禁用,在静脉滴注时速度应

缓慢,以防出现面部潮红、胸闷、出汗,甚至血

压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2.复合维生素制剂:过敏体质者慎用。

二.保肝降酶类:

1.甘草甜素类

2.水飞蓟类

3.五味子制剂

4.苦参类

5.促肝细胞生成素

6.其他

1.甘草甜素类:

(1)常用药物:

复方甘草酸单铵(如美能、强力新)

复方甘草酸二铵(甘利欣)等

(2)作用机理: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如抗炎、

抗过敏及保护膜结构作用,可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

能。

(3)适应症: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肝炎

(4)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水肿、低血钾;常见头痛、头晕、心悸、血压增高

应定期监测血压,血清钾、钠浓度。

(5)禁忌症:严重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血压、心力衰竭、肾衰竭、青光眼患者慎用,妊娠妇女不宜应用

2.水飞蓟类

(1)常用药物:水飞蓟宾(益肝灵)、复方水飞蓟

宾、水飞蓟素胶囊(利加隆)等

(2)作用机理:具有保护及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

细胞恢复,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四氯化碳、硫代乙

酰胺、毒蕈等毒物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

和治疗作用,可对抗肝细胞坏死,减轻脂肪变性,促

进门静脉循环及胆汁分泌。

(3)常见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头晕、恶心、轻度

腹泻。

3.五味子制剂

(1)常用药物:联苯双酯、双环醇

(2)作用机理:联苯双酯能迅速降低血清ALT,但对AST作用不明显。双环醇对ALT和AST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3)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极个别患者有皮疹、头晕,出现皮疹可停药观察,必要时可服用抗过敏药。

(4)对于出现胆红素明显升高、肝硬化严重失代偿者应慎用。

4.苦参类

(1)常用药物:苦参素、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2)作用机理:具有清热利湿、利尿退黄、解毒和

改善肝炎症状、降酶退黄等作用,还可抑制乙型肝炎

病毒的复制。

(3)不良反应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包括头

晕、恶心、呕吐、口苦、腹泻、商服不适或疼痛,偶

见皮疹、胸闷、发热等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个别

患者可出现注射部位发红。

5.促肝细胞生成素

(1)作用机理:能促进肝细胞DNA合成、蛋白质合

成和细胞分裂,从而起到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作

用。

(2)适应症:适用于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

炎、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

(3)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注射后偶有发热。

对合并肝癌、肝硬化有恶变倾向者不宜使用。

6.其他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

(1)常用药物:复方牛胎肝提取物(安珐特)

(2)作用机理:含有多种小分子多肽、维生素B12、

肌醇,能刺激肝细胞的再生,保护肝细胞膜系统。

(3)适应症:急、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

复方鳖甲软肝片

(1)主要成分:包括鳖甲、莪术、赤芍、虫草、三

七、黄芪等。

(2)作用: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

(3)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属

淤血阻络证。

其他保肝药物:

如清开灵、肝脾康、六味五灵片、肝苏颗粒、护

肝片、垂盆草冲剂等中成药也常用于急慢性肝炎

的保肝降酶治疗。

退黄药物:

1.中成药

2.茴三硫

3.门冬氨酸钾镁

4.苯巴比妥

5.腺苷蛋氨酸

6.熊去氧胆酸

中成药:

茵栀黄、舒肝宁、岩黄连、苦黄等中成药具有清

热利湿退黄的作用,是最常用于急慢性肝炎的退

黄药物。

茴三硫一胆维他

(1)作用机理:通过抗氧化。促进胆固醇分解和解

毒等机制,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

(2)适应症:急慢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胆结石、干

燥综合征患者。

(3)禁忌症:胆道梗阻者禁用

门冬氨酸钾镁

(1)作用机理:促进细胞除极化和细胞代谢,维持

其正常功能。

(2)适应症: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血氨升

高引起的肝性脑病及其他急慢性肝炎,也可用于低钾

血症。

(3)常见不良反应:输注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

潮红、热感、皮疹及血压下降。

(4)禁忌症:肾功能不全、高血钾、重度房室传导

阻滞

苯巴比妥

(1)作用机理:为长效镇静催眠剂,促使胆红素的

排泄;诱导胆固醇降解酶促使胆固醇分解成胆酸,排

出体外。

(2)适应症:瘀胆型肝炎及急慢性肝炎恢复期的残

余黄疸

(3)不良反应:苯巴比妥对肝脏有轻微的损害,对

肝功能损害较重的肝炎患者须慎用。

促进解毒和保护肝细胞膜药物

1.葡醛内酯

2.腺苷蛋氨酸

3.还原型谷胱甘肽

4.复方多烯磷脂酰胆碱

5.硫普罗宁

该类药物又称为氧化还原剂

调节免疫药物

1.胸腺素(肽)类

2.胸腺法新

3.胸腺五肽

4.免疫核糖核酸

5.白介素-2

6.其他

抗病毒药物

1.干扰素

2.核苷酸类似物

3.苦参素

4.单磷酸阿糖腺苷

5.利巴韦林

6.免疫调解药

干扰素

1)分类:

普通干扰素(短效):安福隆、甘乐能、赛若金、运

德素、因特芬。

聚乙二醇干扰素(长效):派罗欣、佩乐能

(2)作用机理:调节机体免疫达到抗病毒效果

(3)常见不良反应: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

神异常、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eh.com/gyhsh/12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