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哪种灸法适合你?
冬病医院如火如茶地展开,然而很多百姓对冬病夏治的原理何方法的选择上却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产生了很多误区。除了最常见的穴位敷贴以外,冬病夏治最有特色的一种治法就是灸疗。下面着重介绍几种不同的灸法在冬病夏治中的应用何适应症,为大家解惑纠偏。一、天灸
天灸,即发泡疗法,是指将具有刺激性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一定的穴位表面,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发泡,从而刺激相应的经络,达到调节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作用。天灸发泡的痕迹在一定时间内会自行消退,不留瘢痕。由于这种灸法不需要燃烧艾绒,而是通过药物作用自然发泡,故又名自灸,亦称冷灸,是中医灸法非火热灸法的一种方法,现在所谓的最热门的敷贴疗法既属于天灸的一种现代改良。天灸常用药物又:斑蝥、白芥子、麻黄、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等等。使用时可根据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穴位。主要适宜小二感冒反复发作、哮喘、慢性咽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疟疾、呕吐、慢性泄泻等疾病,尤其对慢性虚寒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又显著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此类疾病在冬季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天灸因操作简便、痛苦小、作用轻灵,非大补大泻,尤其适用于依从性及耐受力相对较差的小儿和生活节奏快、时间有限的年轻人,是最受欢迎的冬病夏治疗法。二、化脓灸
化脓灸,属于中医灸法中直接灸的一种,是指将艾柱直接置于穴位皮肤表面烧灼,达到一定壮数后,穴位局部皮肤发生发泡、化脓、结痂,留有疤痕,故又称疤痕灸。化脓灸通过刺激穴位使局部皮肤无菌性化脓,从而激发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发挥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化脓灸穴位局部产生的无菌性炎症,能刺激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激发免疫系统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化脓灸自古以来作为民间抵御传染性疾病的有效疗法广为流传,其“以小毒治大病”的思想,与西医发明种牛痘预防天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中医的“疫苗”,老百姓常说的“若要安,丹田、三里常不干”指的就是化脓灸对于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作用。王廷峰院长擅长使用姜桂附、特色针、特种灸法、特色王氏化脓灸等,综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免疫失调症。正是由于化脓灸的免疫调节特性,它对于血吸虫性肝硬化、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可用于小儿发育不良、乳腺增生、失眠、抑郁症、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顽固性痛经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辅助治疗,近年来,化脓灸在抗结核、抗恶性肿瘤等方面的卓越成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三、王氏热透灸
热透灸特制药灸条在雷火神针的基础上,以陈艾为主,灸药结合,融合了十几味地道名贵中药材,精工做成长度5cm,直径4cm粗的药艾条,其渗透力比普通纸艾条提高约60倍,药力跟随热力可穿透深部组织,以短时间,近距离、高温度、大面积、药力峻、渗透力极强,即刻出灸感(透肉,透筋,透骨);无痛,不留瘢痕,患者易于接受;高效,可达到化脓灸的疗效,充分展现了古灸大法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力,远非一般灸法所能及。热透灸根据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与化脓灸的应用精髓,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结合现代高科技,打破传统艾灸烟浓味重,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达到一人操作多人同灸,多穴同灸之功效,尊古创新,独开一门。每次施灸务必“灸透”,一个“透”以何等了得,这个“透”字如何解?云淡则淡,云密则密。灸过、试过、体验过,一见便知,一轮热透灸以后,透至“云斑”出现,患者频频矢气;其标准就是灸至浑身发热出微汗为度,这样的灸法正如中医常说的一句话“开鬼门,洁净腑”,肺与大肠相表里,“给邪以出路”,又称为“开门逐寇”。强大功力迅速打通人体任督二脉小周天,通畅气机,形成气化周天圆运动良形循环。四、王氏长蛇灸(督灸、铺灸)
长蛇灸又称铺灸、蒜泥铺灸,是我国江浙地区的针灸工作者从传统的和民间的方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灸疗方法,是目前灸疗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本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报道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以来,已引起针灸界的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