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大肠腺瘤治疗后;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癌手术后;
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筛查建议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肺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被动吸烟;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筛查建议建议行LDCT筛查(即低剂量螺旋CT)。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1次LDCT肺癌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伴多条以下乳腺癌高危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未育或≥35岁初产妇;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筛查建议1.一般妇女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2.乳腺癌高危人群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磁共振(MRI)检查。肝癌高危人群年龄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有肝癌家族史;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药物性肝损患者。筛查建议针对高危人群: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胃癌高危人群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60岁以上人群;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异型增生(轻、中、重);中、重度肠化生;明确家族史;胃黏膜巨大皱褶征。筛查建议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宫颈癌高危人群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筛查建议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2~3年1次;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3年1次;或者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每5年1次;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年龄大于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μg/L的男性。筛查建议对于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胰腺癌胰腺癌的筛查,超声的确是很有效,EUS,MRI才是最佳检查,一般人群可以腹部超声初步筛查,高危人群才需要重点筛查。高危人群家族性胰腺癌家系(至少存在2名患病一级亲属)中胰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患者至少有1名一级亲属患病的CDKN2A(p16)、BRCA1、BRCA2、PALB2、ATM和Lynch综合征基因突变携带者遗传性胰腺炎患者筛查建议推荐大部分患者行超声内镜(EUS)和/或MRI/MRCP。EUS和MRI的胰腺病变检出率相当,优于CT。作为医生来说,你觉得最有价值的体检项目是什么?
部分医生推荐胃肠镜。
我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胃肠镜是发现胃、食管、十二指肠疾病的金标准,肿瘤的早期发现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且但大多数患者因为害怕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觉而拒绝。
提问时间策划:GoEun题图:站酷海洛投稿及合作:yinqihang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