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引起的急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护理的关键是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
预防性护理措施:
①对有消化道出血史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重点是加强饮食管理,以软食为主,嘱其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硬、带剌、粗糙食物,不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等食物。
②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呕血、黑便等。
③对大便潜血阳性患者应给予清淡、无剌激性流食。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的死因。肝硬化护理的关键是降低血氨浓度。
预防措施:
①热量每日供给5。02~6。69Cal,维持正氮平衡,避免体内蛋白质分解。
②蛋白质:肝硬化晚期,因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下降、腹胀、恶心等,故应给予适量蛋白质、适量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给予新鲜水果和蔬菜、少量多餐,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③肝功能显著损害、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④病情观察:观察和记录患者情况、生命体征、监测血氨,密切观察有无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等。
⑤血氨偏高者及早使用降氨药物。
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内毒物的吸收。
⊙感染: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和门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细菌进入人体的机会,常并发肺炎、胆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等。
预防性措施:
①合理进食,增加营养。
②进行适宜的锻炼,增强体质。
③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引起肺部感染。
⊙肝肾综合征:由于大量腹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等因素,可发生功能性肾衰竭。护理的关键是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肝硬化晚期肝昏迷饮食主要是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减少体内氨的产生,减轻肝昏迷的症状。肝硬化晚期肝昏迷患者多采用“二高三低”的原则。即高碳水化物,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蛋白,低盐饮食。
(1)肝硬化晚期肝昏迷饮食要热量充足,每日热能不少于千卡,肝硬化晚期能进食者给予高碳水化物饮食,选用精细粮食和含纤维少的水果,葡萄糖,果酱,果汁等。
(2)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特别是产氨多的肉类和蛋类,乳类等,完全昏迷者应禁用。肝硬化晚期病情好转每日限15~20克,未昏迷肝硬化晚期者每2~4天增加10~20克,不超过30克。可选用产氨少的植物性蛋白质,如豆浆,豆腐等,病情好转且稳定时可选少量动物性蛋白质。
(3)肝硬化晚期肝昏迷饮食摄入脂肪不宜过高,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但如能耐受不必限得过严。
(4)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K,钙,铁等。
肝硬化晚期如何治疗
一、肝硬化的治疗,一般是主张早诊断,早治疗的方法。并且在治疗上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症状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辨证论治,灵活用药。
二、运用高端生物膜渗透技术和基因重组分子合成技术,再加入高效的药物组分,使药物更加易渗透到病灶部位,彻底清除体内病毒、毒素,将受损的肝细胞进行唤醒,软化肝硬化结节,免疫得到调节和平衡,肝脏机能实现重塑,转化出具有初始活力的健康肝细胞,达到源头治肝。
其实对于肝硬化晚期的治疗,不仅要考虑治疗的效果,还要注意患者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若是那些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最好是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手段。
肝病患者应坚持以源头治肝为原则,从根源入手阻断病因进展,刺激肝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达到提升免疫力,免疫重建的目的,打通离子通道,使药物更加高效,直达病灶部位,改善肝脏微生态环境,实现肝细胞再生转换等问题,重塑肝脏机能,转换出具有初始活力的健康肝细胞,避免单一治疗控制并发症问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