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医院肝胆外科为一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施行脾脏切除手术,解决患者肝硬化、脾大伴功能亢进等大“问题”。
本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彰显了医院完善的手术技术和理论,医生的经验丰富,技术高明,操作成熟。
疾病缠身苦不堪言家住成都的徐先生已经60多岁了,5年前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由于缺乏意识,并未进行规范性治疗。2年前的身体不适,让徐先医院检查,诊断为脾大伴功能亢进、腹腔大量积水。医院经过了一段时间系统的内科治疗,徐先生的症状未见好转。
疾病带来的不适加上患有多年的支气管炎让徐先生苦不堪言,徐先生说肚子经常性的胀气,每天都肚子疼非常难受。不但肚子胀气而且人不舒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每天饭都吃不下,害怕吃到肚子胀气该怎么办,也睡不了好觉,几个月下来,整个人都憔悴不堪,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手术难度大,医生面临压力经过多方打听徐先生辗转来到医院进行治疗,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检查,诊断为脾大伴功能亢进、肝硬化代偿期、腹腔积液、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经过我院特邀专家成医院大外科医院肝胆外科赵庆松主任的多次会诊,快速完善检查及风险评估,综合患者全身状况,决定为徐先生进行脾切除。
但因为长期的疾病刺激,徐先生的脾脏已经变得很大,脾脏最长直径已经超过了21cm,脾脏的最下级已经垂到肚脐以下,周边多个脏器受压,结肠脾区已经被推到了左髂窝,全部小肠移位到右侧腹腔。并且,脾脏本身就是身体的大血库,内含大量血液,脾亢后脾脏的质地变得更加脆弱,非常容易碎裂。面对这一巨大的“人体血库”选择手术,需要莫大的勇气,任何细微的操作失误都会导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随时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
卓越的医者,精湛完成手术同时,王绍明主任与患者家属积极的沟通,将手术的风险和利弊情况耐心的向家属详细地说明。也许是感受到了医生们的专业和自信,患者家属尽管已经多方打听和充分了解到了这个大型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在手术同意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接受了这个几乎是唯一能为病人带来长期生存机会的治疗方案。
尽管手术风险极高,经过缜密和严谨的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面对困难和风险,医生团队毫不退缩,充分发挥了自身擅长精细解剖和稳重耐心的特点。经过精妙的团队配合和术中科学的决策和流程安排,得益于精细和稳妥的手术过程、较少的术中出血,最终经王绍明教授和赵庆松主任两位主刀专家的谨慎手术,以及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近4个小时的共同努力,一个巨大的脾脏终于完整地被摘除下来。
手术后,在监护室里,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徐先生顺利度过了手术风险期,目前已经能正常进食,行动自如,血像稳定。
专家简介王绍明
擅长诊疗:微创保胆取石、腹腔镜下微创胆囊切除术、巨脾切除等各项外科手术;以及保胆取石手术后脉冲式中药口服,明显减少了胆囊结石的复发率,获得了厅局级科研立项;自主研发的排石冲剂,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赵庆松
擅长诊疗: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腹腔镜下微创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脾切除及肝叶切除,以及结石术后中药制剂的调理治疗,有效防止结石复发。
预约方式:活动时间:9月13日-9月16日
1、-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