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肝病,由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上腹隐痛、轻微腹泻、肝脾轻度肿大等。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两大类临床表现,可见脾大、腹水、肝脏硬、出血、贫血等。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民间方1.》↓
大西瓜1个,切开蒂部,挖去额及子,装满大蒜瓣,仍以蒂盖好,以纸筋泥封固,埋于糠火中煨透,取出研成细末,此即西瓜黑霜,每次3g,1日2次吞服。
↓《民间方2.》↓
如腹肿,叩之如鼓鸣者,将大蒜一颗,去根皮,要棉使温热,放入肛门冷则换之,如此数次即愈
↓《民间方3.》↓
泥鳅炖豆腐
泥鳅克,豆腐克。
泥鳅去鳃及内脏,洗净,加盐少许(腹水明显者不加),加水适量清炖至五成熟,加人豆腐,再炖至泥鳅熟烂即可,吃泥鳅、豆腐、喝汤,分顿食用。
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硬化,症见肝区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
《泉州本草》。
↓《民间方4.》↓
野棉花根适量,刮去黑皮,用瓦培干研末(忌铁器)。用瘦猪肉g切片,将药末6g拌匀,放碗中隔水蒸熟,每日1次,连服3天,隔10天后,再服3天,可服9次。
野棉花产云南、贵州、四川等处,系毛茛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民间方5.》↓
紫珠草(干6-9g),研成粗末,加水ml,煎至ml,可代茶频饮。
主治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紫珠草别名贼仔草、创伤草,甘平无毒。为落叶灌木,属马鞭草科,喜生于山地林野,茎高达2-3米,圆形,枝梢有黄褐色茸毛。叶对生,呈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叶柄,叶尖端基部楔形。边缘锯齿状,叶脉上有毛,背面有密被黄褐色之茸毛。夏秋间叶腋抽出花梗,簇生粉红兼淡紫色小花,花后结深紫色球形小浆果。它并能治溃疡病出血及鼻衄。民间遇创伤,取叶捣如泥,绑于创口即可止血
↓《民间方6.》↓
木香、砂仁、没药各3g,陈皮4.5g,白芍、枳实、草果、茯苓、大腹皮、厚朴、乌药、槟榔、人参各6g,蒲公英、黄蓍各16g,沉香1.6g,生姜引。以上药物用水煎服,分早、午、晚各煎一次温服
此方专治肝硬化、腹胀如鼓,兼之气满上攻,致心脏受迫而感隐隐作痛,六脉虚浮而带数象,独肝脉弦硬之患者。
↓《民间方7.》↓
陈皮柚汁饮
柚子1个,陈皮9克,红糖适量。
柚子去皮核绞汁,陈皮洗净,加红糖兑水同煎饮服。每日1剂。
补中缓肝,理气消食,活血化瘀。适用于肝硬化脘闷痞满、食少口臭者。
民间验方。
凡内热者红糖宜少放,或改用白糖。
↓《民间方8.》↓
干姜研末,装布袋,加水浓煎,用厚手巾2个,浸其煎汤交替湿敷肝脏部位,湿敷到皮肤发赤,1日湿敷多次,肝硬化初期仅用此方可获大效。
↓《民间方9.》↓
槟榔、甘遂、大黄、二丑、牙皂角各等份,共研为细面,每次6g,姜汤送下,1日1次,早晨空腹时服,服后除大便泻水外别无不良反应。
主治水肿、气臌。孕妇忌服。禁食盐、碱、生冷。食物天,满期后,用盐必须从少而多。初用时将盐炒熟为末,以筷之头蘸盐末0.3~0.6g为1顿盐量,以后逐渐增加,不可骤用大量
↓《民间方10.》↓
采摘半碗藤川七的珠芽,洗净后加1碗凉开水,在果汁机中打汁,将汁液调点蜂蜜服用;藤川七的珠芽渣滓则用2碗水熬成1碗,过滤后当茶喝。有患者服用后1医院检查症状已改善许多,尔后视病情可减少服用量,半个月后,每天改服1次,1个月后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