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性疾病。若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称为克汀病;始于性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始于成人称成年型甲减。
临床上,一般以甲减起病时年龄分类较为实用,可分下列三型:①机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者,称呆小病(又称克汀病);②机能减退始于发育前儿童期者,称幼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严重时称幼年粘液性水肿;③机能减退始于成人期者,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严重者称粘液性水肿。
(一)呆小病(克汀病):有地方性及散发性两种:
1、地方性呆小病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因母体缺碘,供应胎儿的碘不足,以致甲状腺发育不全和激素合成不足。此型甲减对迅速生长中胎儿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发育危害极大,以致造成不可逆性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本症。某些胎儿在碘缺乏或甲状腺激素不足的情况下有易发生呆小病的倾向,其发病机能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尚待继续研究。
2、散发性呆小病见于各地,病因不明。母亲既无缺碘又无甲状腺肿等异常,推测其原因有:
(1)甲状腺发育不全或缺如:可能性有三:
①患儿甲状腺本身生长发育的缺陷;
②母体在妊娠期患某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血清中存在抗甲状腺抗体,经血行通过胎盘而入胎儿破坏胎儿部分或全部甲状腺;
③母体妊娠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其他致甲状腺肿物质,阻碍了胎儿甲状腺发育和激素合成。
(2)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常有家族史,激素合成障碍主要有五型:
①甲状腺集碘功能障碍:影响碘的浓集,这种缺陷可能是由于参与碘进入细胞的“碘泵”发生障碍。
②碘的有机化过程障碍:过氧化物酶缺陷:此型甲状腺摄碘力强,但碘化物不能被氧化为活性碘,致不能碘化酪氨酸。碘合酶缺陷:碘化的酪氨酸不能形成单碘及双碘酪氨酸。
③碘化酪氨酸偶联缺陷:甲状腺已生成的单碘及双碘酪氨酸发生偶联障碍,以致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合成减少。
④碘化酪氨酸脱碘缺陷:由于脱碘酶缺乏,游离的单碘及双碘酪氨酸不能脱碘而大量存在于血中不能再被腺体利用,并从尿中大量排出,间接引起碘的丢失过多。
⑤甲状腺球蛋白合成与分解异常:酪氨酸残基的碘化及由碘化酪氨酸残基形成T4、T3的过程,都是在完整的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中进行。甲状腺球蛋白异常,可致T3,T4合成减少。并可产生不溶于丁醇的球蛋白,影响T4、T3的生物效能。甲状腺球蛋白的分解异常可使周围血液中无活性的碘蛋白含量增高。
(二)幼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病因与成人患者相同。
(三)成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病因可分甲状腺激素缺乏(thyroprivic)、促甲状腺激素缺乏(thyrotrophoprivic)、末梢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三大类:
甲状腺本身病变致
1、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因:
(1)原发性:病因不明,故又称“特发性”,可能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损有关,此组病例较多发生甲状腺萎缩,为甲减发病率的5%。偶见由Graves病转化而来,亦可为多发性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Schmidt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2)继发性:有以下比较明确的原因:
①甲状腺破坏:甲状腺的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或放射线治疗后。
②甲状腺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为多,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者罕见。
③伴甲状腺肿或结节的功能减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见,偶见于侵袭性纤维性(Reidel’s)甲状腺炎,可伴有缺碘所致的结节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在性甲状腺肿。
④腺内广泛病变:多见于晚期甲状腺癌和转移性肿瘤,较少见于甲状腺结核、淀粉样变、甲状腺淋巴瘤等。
⑤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量;摄入碘化物(有机碘或无机碘)过多;使用阻碍碘化物进入甲状腺的药物如过氯酸钾、硫氰酸盐、雷琐辛、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保泰松、碘胺类药物、硝酸钻、碳酸锂等,甲亢患者经外科手术或碘治疗后对碘化物的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作用常较敏感,故再服用含碘药物则易发生甲减。
甲状腺激素不足
2、由于促甲状腺激素不足(thyro-trophoprivic)又分为垂体性与下丘性两种:
(1)由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所致。又称为垂体性(或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原因多种,为了免于与继发性甲状腺破坏引起者混淆,故称垂体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更确切。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2)由于下丘脑疾患促使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不足所致。又称为下丘脑性(或三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三发性系对继发于垂体性而言,故称下丘脑性为妥。
3、末梢性(周围性)甲减系指末梢组织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病因有二:
(1)由于血中存在甲状腺激素结合抗体,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物效应;
(2)由于周围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受体数目减少,以及受体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减退,从而导致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效应减少。
甲减的饮食治疗
甲减的饮食需到甲低本身的发病原因与甲低所致的各种合并症的不同,所以对于甲减不能盲目进补,一般要是没有其它合并症的情况下,甲低饮食以高热量和高蛋白质为主,若有心血管等并发症时,甲低饮食需注意减少肉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甲低可以导致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甲减饮食。
避免进食生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不要吃卷心菜、白菜、甘蓝、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营养丰富: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并限制脂肪、胆固醇摄入 应进食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类、乳类、肉类、鱼肉、香芹,杏果、枣椰果、干梅等。
供给足量蛋白质:每人每天蛋白质量至少超过20G,才能维持人体蛋白质平衡蛋,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每日约有3%蛋白质不断更新,甲低时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纠正贫血,供给丰富维生素:有贫血症的甲低患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肝制剂等。
补碘:除了从碘盐中摄取,甲低患者还可从碘酱油和加碘面包以及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中摄取。
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甲低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低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饮食。每日脂肪供给占总热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饮食。
甲减饮食尤为重要,但是治疗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建议在发现病情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多注意休息,不要有过大精神压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