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王先生,乙肝病史多年,母亲肝癌病史。上周单位体检时发现肝脏有不明阴影,急忙来哈医大四院感染科门诊进一步检查,最终通过肝脏增强MRI检查发现是小肝癌。据患者介绍,他以前复查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也只比正常范围高一点,此后就很少复查。王先生认为自己不治疗乙肝也能控制的很好,一直暗自高兴,可是万没想到自己能得上肝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哈医大四院感染科于雷教授表示:这个病例让我们感到十分痛惜,“乙肝家族史”、“长期病毒携带”、“年龄超过30岁”……这些关键词都在敲警钟,提示发生肝癌的风险高。但是就是因为患者自认为自己是携带者,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导致出现肝癌。
乙肝,距离肝癌有多远?乙肝病毒载量(HBVDNA检测)是反映乙肝感染的状态、传染性和治疗效果评定的重要指标。病毒载量高通常代表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乙肝病毒的高低并不代表肝脏实际损伤的程度,也不能因此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检查提示王先生已经出现了肝硬化,而且母亲也是因为肝癌去世的,无论是肝癌家族史,还是肝硬化,这些都是肝癌的高风险因素,因此,即使王先生的肝功正常,乙肝病毒载量一直很低,也最终发展为肝癌。
肝功正常、病毒载量低≠不需要治疗肝功正常、病毒载量低等于肝组织无炎症,不需要治疗,这个是误区,往往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虽然肝功是正常的,病毒载量低复制水平,但是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持续存在,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进展到肝硬化、肝癌了。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你是否是目标人群?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至少每六个月应进行一次乙肝病毒载量、肝功、甲胎蛋白和腹部彩超或CT等相关检查,而且年慢乙肝新版指南针对肝癌的“高危”人群放宽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对于30岁以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乙肝病毒DNA阳性、进展期肝病的患者,都建议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
我国人口虽只占世界的20%,但全世界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即使病毒载量低,也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可降低肝癌的风险,千万不可一叶障目,只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