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班熬夜、喝酒应酬成为社会主力人群的标配时,人们不自觉开启了全民“养生”的模式,但此“养生”不同于以往中老年人的颐养生命,而是“啤酒+枸杞”、“熬夜+眼霜”,边作死边怕死的生活方式。
虽然一系列做法可以骗得了自己,但身体却很诚实。
俗话说养生先养肝,肝脏作为人体新陈代谢中最重要的器官,掌控着营养物质的储蓄和运输流通功能,重要程度不亚于心脏。它每天24小时连轴转的给身体解毒,维持正常代谢,是身体里最勤劳也最疲惫的器官,同时它也是沉默的器官,当能你发现它的消极怠工时,往往已为时过晚。
中国是个“肝病大国”,感染者高达近1亿。但仅有1%正在接受治疗,这直接导致,在中国,每10名慢性感染者,就有3人因此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同时,我国也是全球肝硬化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据国家健康保险服务国家样本组(NHIS-NSC)数据显示,肝硬化的死亡率高于5种主要癌症(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的死亡率。
当你在熬夜、喝酒、抽烟时,你的肝脏正随时处于亚健康中。肝脏的许多疾病,如肝炎和肝硬化,都可能导致肝功能的衰竭,并且,当肝脏的代谢功能受损时,会引发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其它多种疾病。
肝脏怎么会变「硬」?
肝硬化(hepaticsclerosis)是由肝脏疾病和病症(例如肝炎和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瘢痕形成(纤维化)的晚期。每当肝脏受到损伤时(无论是疾病、过量饮酒还是其他原因),健康的肝脏都会尝试自我修复(正常健康的肝脏有极强的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但反复的肝损伤,好的肝脏细胞就会逐渐坏死,肝脏细胞就会开始非正常再生,最后造成肝脏内部的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的肝脏也就开始变形和硬化了。
△正常肝脏(左)没有显示瘢痕形成的迹象。在肝硬化(右),瘢痕组织取代正常肝组织。
导致肝硬化的因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营养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循环障碍、代谢障碍、胆汁淤积。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肝硬化造成的肝脏损害一般无法消除。但是,如果早期诊断出肝硬化并且治疗,则可以限制进一步的损伤,并且很少会逆转。
一旦损伤,每况愈下
从肝炎到肝硬化的形成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药物治疗在肝硬化治疗中最为常见,但只能缓解病情,起到延缓细胞受损的作用,无法治疗已经形成的损伤。
当肝硬化发展至终末期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大量顽固性腹水、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等,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肝脏移植,但由于供体不足、耗资巨大等而难以普遍开展,并且活体肝移植的危险性也不容忽视,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有捐肝者死亡的案例,同时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常常伴随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
肝细胞移植(HCT)是对获得完整正常的肝脏或手术切下的部分肝组织,进行体外分离纯化,将分离纯化的肝细胞植入体内,恢复或重建肝功能,暂时性代谢性支持病人等待肝脏移植或自行恢复患者的疾病不需进行原位肝移植。肝细胞体内移植经过20余年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曾一度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疗法,但后期大量研究表明移植后的肝细胞在体内存活和增殖十分困难,临床实用价值不大。
随着科学技术及生命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基于干细胞在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展现出的良好效果,研究者们逐渐重视起干细胞移植在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并将其视为肝病患者治愈的新希望。
干细胞VS肝硬化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横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其在体内外均可以向肝细胞分化,具有正常肝细胞功能,如分泌尿素和白蛋白等,干细胞治疗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组织的形成。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丰富、无创操作、低免疫原性等特征,使其成为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具备以下特点:
旁分泌/自分泌作用: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外泌体,如肝细胞生长因子等,通过肝组织间隙作用于周围细胞,发挥旁分泌作用;
趋化作用:根据体内的信号向损伤部位迁移,在迁移到达损伤部位后发挥免疫调节、组织修复作用,并在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肝样细胞分化及肝卵圆细胞的激活,在肝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肝样细胞,促进肝脏修复;肝卵圆细胞在受损肝脏中发挥再生作用,肝损伤时,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激活卵圆细胞,有效促进肝脏再生。
近20年来,干细胞治疗是国内外临床研究的热点。在大胆实践的同时,作为华夏源·后羿学者之一的刘保池教授,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并率领他的团队在肝硬化治疗方向研究出了新的治疗方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目前已用此方法治疗患者百例,为深陷生命泥沼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并有相关报道发表于《文汇报》。
△《文汇报》:细胞治疗,为疑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报道内指出,根据干细胞可以修复自体组织细胞损伤的原理,刘保池教授团队从年开始,对HIV感染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作脾切除时,采集患者的自体骨髓经输液港输注到患者肝脏。结果发现患者肝功能逐渐好转,复查骨髓输注前后的腹部CT照片,发现肝脏体积增大,弹性超声检测发现肝脏硬度减低。
北京医院转化肝病研究所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王福生教授等分析了45例慢性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外周静脉输注治疗,15例患者接受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结果显示治疗组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
△王福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相关报道
doi:10./j.-...x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郭晓钟等经股动脉肝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例报告,术后复查提示:血浆蛋白改善在各项指标中最显著,其次为凝血功能的改善。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入肝内后,第2周即出现生化指标改变,至第4周达到峰值,可改善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对目前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具有积极意义;第2个明显改善的指标为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同样代表肝脏的合成功能提高。这2项指标的改善,证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临床手段。
△郭晓钟干细胞治疗肝硬化例报告
华夏源对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研究
华夏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不断深入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在公司为攻克九大疑难杂症而成立的“后羿工程”中,更是汇聚了全球顶尖科学家组成了科学顾问委员会,代表了细胞治疗领域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作为干细胞治疗肝硬化专家及研发“自体骨髓经门静脉系统回输术”肝硬化治疗手段的刘保池教授,便是华夏源“后羿学者”中的一员。
华夏源·后羿学者
刘保池教授
复旦大学普通外科和急诊医学博士生导师。医院学会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常委,感染与特殊感染学组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理事,手术与细胞治疗学术委员会主任。擅长肝胆外科,擅长手术加细胞治疗肝硬化,各种腹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加化疗前后骨髓保存回输治疗。
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肝硬化
△肝脏组织的病理分析图
(A=正常组,DEN组和T6组肝脏组织图,MSC治疗组较DEN组肝脏表面光滑,结节减少;B=病灶区域,经MSC治疗后较DEN组病灶区域明显减少)
△胶原蛋白纤维分析图(MSC治疗组胶原纤维表达量明显降低较DEN组,肝脏纤维化得到改善)
干细胞治疗实例
华夏源团队正积极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肝硬化疾病,已成熟掌握自体骨髓回输技术并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门静脉治疗肝硬化。
根据我们的临床数据统计发现,受治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平均提高26%以上,腹水体积平均减少65%。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这些指标都表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输能够延缓甚至逆转患者肝硬化疾病进程。
相信在未来,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硬化等一系列传统医疗手段难以治疗的疑难杂症终将被治愈!
参考资料: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