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哟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肝囊肿与肾囊肿,是肝脏和肾脏最常见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这两种常见病多为无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若病变较小,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被发现。由于血管瘤和囊肿发病缓慢,引起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恶变机率不高,多数患者思想上未引起重视,甚至认为可以不治疗。
01
治疗原则
1、病灶(血管瘤与囊肿)直径<3cm时,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可随访,6~12个月复查一次。
2、病灶直径>3cm,<5cm时,肝脏与肾脏无基础疾病,并且病灶所在脏器功能正常,局部无明显不适,可暂时不治疗,半年复查一次。
但有以下情形的应及时治疗:
1、病灶体积半年内增加一倍;
2、病变脏器同时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肝血管瘤与肝囊肿,肾炎,肾与输尿管结石患者合并肾囊肿;
3、血管瘤内出现出血坏死,囊肿内出血或囊肿壁壁结节形成;
4、实验室检查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受损者;
5、血管瘤与囊肿所在部位有明显局部刺激症状,患者有明显临床不适表现的;
6、血管瘤与囊肿多发或两侧肾脏同时发病,囊肿压迫肾盂的,当囊肿与血管瘤病灶直径大于5cm后,患者出现局部不适症状,伴肝肾功能减退的机率明显提高,血管瘤和囊肿随着体积增大,自发性出血,破裂的风险也加大,部分复杂的囊肿有潜在恶变的倾向,治疗就显得非常必要。
02
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血管瘤和囊肿多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创伤大,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肝血管瘤与肝肾囊肿已经成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治疗措施。
微创治疗方法为:在CT(或超声)引导下,超选择性将穿刺针引入到肝血管瘤或肝肾囊肿的病灶中心,血管瘤可直接注入硬化剂药物,填充扩张的血窦间隙,囊肿则需要抽出囊肿内液体,引流干净后注入硬化剂治疗,破坏形成囊肿的畸形囊壁内皮细胞。
这种微创治疗方法定位精确,创伤极小,只要一根细针穿刺到病灶内。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没有痛苦的感觉,属于微创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疗效明确,对于治疗不彻底的残腔可重复治疗,以保证疗效。
目前,我院组织专家团队,学习并掌握了此项先进治疗技术,将开展微创治疗肝脏血管瘤与肝肾囊肿,用微创的办法为血管瘤与囊肿疾病患者解除痛苦。
医生简介
李昌先
主治医师
医院影像科工作二十年,从事普放诊断七年,CT诊断五年,期间医院进修放射介入学一年,此后一直做放射介入工作兼影像诊断,主要业务诊疗范围,普放诊断,CT诊断,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注册医学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MRI诊断和CT诊断,医院被评为服务明星。
医院各科室免费咨询电话
科室
电话
内科
外科
骨科
眼科
精神(心理)科
四维预约
体检中心
放射科
检验科
超声科
药房
挂号收费
医院
医院
长按下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