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因乙型肝炎感染所导致的肝脏衰竭、肝硬化以及原发性细胞癌。
那么,得了乙肝的妇女怎么备孕?还能生下健康的宝宝了吗?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而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多为围产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因此阻断母婴传播至关重要。
首先要看乙肝妈妈现在是否具备怀孕的条件:
在确认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后,医院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病毒载量(HBV-DNA)、AFP(甲胎蛋白)、肝胆脾彩超等检查,判断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看患者是处于携带者阶段,还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又或是已经发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了。
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HBV复制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建议晚孕期测定乙肝病毒载量,对于体内乙肝病毒载量≥2×10^6IU/ml的孕妇,在医患充分沟通、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于妊娠24-28周启动抗病毒药物干预,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抗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应在出生12h内尽快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和IUHBIG的联合治疗,并在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所生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若生命体征稳定则在出生12h内尽早完成联合免疫,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接种3针疫苗;
若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针疫苗。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婴幼儿时期HBV感染常易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因此做好女性妊娠期HBV感染预防与管理对于阻断母婴传播、降低慢性感染率至关重要。
-END-
投稿、转载、合作,请联系小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