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某次健康体检中,你被告知得了脂肪肝,不知该如何是好。
或许,你已经患脂肪肝多年,一直都未见好,有点灰心。
或许,你还没有得脂肪肝,但已经有医生警告你,脂肪肝离你不远了。
或许,你曾听人说,脂肪肝是富贵病,不痛不痒,没啥害处,不需要治。
或许,你曾听人说,脂肪肝若不好好治,也会变肝硬化、肝癌,有点恐惧……
脂肪肝,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病。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患有脂肪肝?据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个成年人中就有20~35例脂肪肝患者,均值为30%,在肥胖症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75%~91%。由于物质条件的飞速发展,儿童肥胖症发病率不断上升,脂肪肝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儿科临床问题,儿童脂肪肝患病率达到了10%。
你的肝还好吗?肝脏,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很多人都会知道“肝脏是个解毒器官”、“喝酒会伤肝”这些常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肝脏也是一个十分娇弱、不会叫疼的器官。它没有神经分布,轻易不会疼。即使患有肝病,我们几乎没有自觉症状。等到肝疼了,那就一定是大问题。临床研究表明:肝脏损坏50%医院检查指标正常,肝脏损坏90%以上才叫肝硬化、肝腹水。
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都有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暴饮暴食、脂肪摄入过多、长期饮酒、缺少运动、重金属摄入、毒素累积、脂和糖分代谢失调都有可能成为脂肪肝的诱因。
脂肪肝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脂肪含量进行区分,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即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据统计,我国目前脂肪肝患者总人数的40%发展成了脂肪性肝炎,而脂肪性肝炎患者又有相当一部分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的比例是0.84%。也就是说,个脂肪肝患者中,终会有1人得肝癌。
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在肝病患者中基数占比较大的是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但是很多人分不清这两种疾病,甚至有的人认为脂肪肝就是脂肪性肝炎。虽然名字看着差不多,但实际二者差别很大。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过多的病变,此时虽然肝细胞本身是完好的,但是其功能会慢慢下降。正常情况下,身体不会出现严重不适。但是一遇到特殊情况,如出现感染或摄入毒物,需要肝脏解毒时,患脂肪肝的人会比正常人更容易衍化为重症。
脂肪性肝炎是由于肝脏沉积的脂肪过多,肝脏好像穿上厚厚的棉衣,呼吸困难,营养物质难以送达,同时伴发肝脏反复发炎的表现,影响到肝脏功能。也有证据说明,脂肪性肝炎是指人体脂滴已经占到肝细胞的50%以上,使肝细胞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对患者身体的危害相对脂肪肝早期更为严重。
脂肪肝,你重视了吗?因为脂肪肝不痛不痒,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很多人就误认为脂肪肝属于正常现象,不用管它。而事实上,脂肪肝不仅仅是肝脏的问题,还是很多慢性疾病的根源。
1
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西方国家临床医疗界认为,长期的脂肪肝会导致脂肪性肝炎,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已经成为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
2
可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
脂肪肝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常伴有高血脂血症,血液粘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
3
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联非常明显,十个糖尿病患者就有六个合并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4
可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
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且常伴有脾脏肿大,肝脾功能异常可抑制细胞免疫的功能,降低解毒功能和抵抗能力,易导致内外毒素潴留和感染的发生。
脂肪肝如何预防和治疗脂肪肝不痒不痛,不代表可以不管不顾。即使查出是轻度脂肪肝,也必须进行及时干预,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轻度变中度,中度变重度。未有脂肪肝更需要好好维护健康状态,避免脂肪肝的发生。
生活方式从均衡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与体重控制等方面入手,做到去除病因。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选取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坚持锻炼,促进体内脂肪消耗,肥胖患者每周至少运动3次。减少酒精摄入最好不饮酒,避免酒精代谢对肝脏的伤害。减少体脂含量,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而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
临床上一般通过药物手段减少胰岛素抵抗、减少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增加内脏脂肪的输出。
通过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和干预,进行长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