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是乙肝高发区,许多病毒携带者永远不会生病。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这么认为。他医院治疗,却发现自己患上了肝硬化,即使是肝癌晚期也是如此,这是令人遗憾的。
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要随时提高警惕,医院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和B超,一旦发现异常,还要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
根据病毒复制水平、免疫系统状态和肝脏损伤程度,将乙型肝炎的疾病发展过程人为地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跃期或低(非)复制期和复活期四个阶段,人工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或低(非)复制期和复活期四个阶段。
免疫耐受期
又称慢性携带期,这一时期的乙肝五项携带者多为“大三阳”。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HBVDNA载量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轻度炎症坏死,肝纤维化无进展或进展缓慢。
免疫清除期
随着人体免疫系统的觉醒,机体开始识别和清除HBV,免疫反应强的个体可以清除HBV;免疫反应弱的个体不能清除HBV,成为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载量高,丙氨酸转氨酶持续或间歇性升高者,可能出现肝组织坏死和炎症,肝纤维化进展迅速。有些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非活跃期或低(非)复制期HBeAg阴性、抗-HBe阳性(即“小三阳性”状态),HBVDNA持续低于最低检出限,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轻度炎症;此阶段患者多继续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风险大大降低。
重新激活期
有些处于静止期的患者可能有一次或多次肝炎发作,多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复制活跃、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有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
青少年和成人都感染了HBV,他们大多没有免疫耐受期,而是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
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在专科进行监测和随访;处于免疫清除期、非活跃或低(非)复制期和复制期的患者需要进行特殊评估,并考虑抗病毒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