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治疗
防治肝硬化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费用
肝硬化生化
肝硬化介入

关于胆管癌的一些基本常识

白癜风传染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6860381.html

近段时间来因“黄疸”就诊的患者已有3例诊断为晚期胆管癌,失去手机会,只能给予减黄、保肝处理,待条件成熟再给予肿瘤相关的保守治疗。胆管癌现在越来越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元凶了。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患胆管癌的则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1。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在我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广州等几个主要城市近20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增加了3倍左右。胆管癌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系十分密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肥胖、喜欢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女性,较同龄人更易患胆管癌等胆系癌症,因而更应高度重视。

 

胆管癌是如何发生的?

虽然胆管癌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肝胆管结石,约有30%的胆管癌合并有胆管结石,而胆管结石有5%左右的可能发生胆管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肿;肝吸虫感染;慢性伤寒带菌者;溃疡性结肠炎等,但也有研究还发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与胆管癌发生可能也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说该病的发生,体内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导致胆管癌的内在原因,不良生活方式则是诱发起病的最主要外因。据临床调查显示,超过70%的胆管癌患者存在酗酒、偏好肉食、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不良生活方式造成胆汁排泄不畅并大量淤积在胆囊、胆道,而肥胖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进一步增高,加重对胆道功能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胆结石、慢性胆系炎症,甚至癌症。据临床统计显示,40岁以上中年人由于承担的压力大,胆系炎症、胆系癌症相对多发,而绝经期前后的中年妇女,因内分泌及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了胆汁的分泌与调节,患胆系疾病的危险明显高于同龄男性,若再有肥胖情况,无疑将成为患胆管癌等胆系癌症的高危人群。

胆管癌有何主要症状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四大症状:黄疸、腹痛、皮肤瘙痒及其他相关症状。

黄疸 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约有90%的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发黄。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症状。

腹痛 半数左右的病人有右上腹胀痛或发热,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疼痛和发热的程度均较轻,但少数病人可出现急性胆管炎的表现。腹痛一开始,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3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皮肤瘙痒 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靡、乏力和脂肪样大便、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而致。

其他 伴随着黄疸、腹痛等症状,还会有诸如恶心、呕吐、消瘦、尿色深黄,如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黄甚至陶土色等,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时可有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脾肿大和腹水等表现。

如何早期发现胆管癌?

因胆管癌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发现比较困难,诊断常被延误。近年,由于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部分病例已能在术前得到胆管癌的诊断。

B超检查 可显示因阻塞导致扩张的胆管和梗阻的部位,偶可探及肿瘤,但是不能清楚显示病变性质。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确诊率可达94%~%。它可显示肝内胆管情况和梗阻部位,从而明确肿瘤的所在部位和侵犯范围,还可以通过此途径插管至梗阻处取活体肿物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得到明确诊断,同时还能置管引流减黄(PTCD),作为术前准备。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可显示梗阻远端胆管,与PTC联合应用,可显示胆管癌梗阻的范围。

CT和磁共振(MRI)检查 能显示肿瘤侵犯的范围以及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血管造影术 它包括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脾门静脉造影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术等可以较好判定胆管癌能否切除。但不能了解淋巴转移的情况,以及肝尾叶有否受侵。

其他检查 如腹腔镜检、血清免疫学检查及一般实验室检查,均可用于胆管癌的辅助诊断。

胆管癌如何治疗?

胆管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该病起病隐匿,患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感觉,而一旦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就诊时往往已为中期或晚期。临床统计显示,约50%的胆管癌患者一经发现,癌症就已发生肝脏或血行转移,其中仅有3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机会,无法手术的患者最长生存期限不超过2年。在可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也仅有30%可实现5年存活。胆管癌是目前治疗效果较差、难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5%左右。

如何预防胆管癌?

1积极防治癌前病变

由于胆管癌与胆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乳头状瘤等有密切关系,所以及时防治这些疾病很重要。40岁以上有肥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等情况者,尤其女性,应坚持每年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早发现胆系疾病,对发现的胆结石、慢性胆系炎症应及早治疗。胆结石时应积极采取手术取石,胆总管囊肿应早期行囊肿切除,尽量避免单纯囊肿内引流术,发现胆管乳头状瘤不管有否症状应及时手术切除以避免恶变。

2注意饮食

宜多吃具有抗胆管癌作用的食物,如鱼翅、鸡肫、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等;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荞麦、绿豆、油菜、香椿、芋艿、葱白、苦瓜、百合、马兰头、地耳、鲤鱼、水蛇、虾、泥鳅、海蜇、黄颡鱼、针鱼等;多食具有利胆通便作用的食物,如羊蹄菜、牛蒡根、无花果、胡桃、芝麻、金针菜、海参等。少吃肥肉、烤肉、动物肝脏、油炸食品、甜食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避免暴饮暴食,不喝酒或少喝酒,少喝含防腐剂和高色素饮料等。

3餐后少吃零食

不少人晚饭后喜欢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看电视。其实,人在这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若再不断吃零食,则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影响胆汁酸吸收,易致胆系疾病。

4改掉不吃早餐的坏毛病

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导致胆结石等胆系疾病。坚持吃早餐可促进胆汁流出,降低胆汁黏稠度,减少患病危险。

5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

长期精神紧张、情绪郁闷同样会干扰肝胆正常工作。应学会释放工作和生活压力,找到愉悦心情的渠道。

6别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影响胆道功能,工作再忙也要安排好时间,保证睡眠,劳逸结合。

7坚持适当运动,避免体重超标标

如果从事轻或中等体力活动的职业,则每天应进行约1小时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还要安排至少1小时较剧烈的出汗运动;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联系-、;

门诊时间:如无手术安排,每周二、四上午坐诊;星期天全天门诊

周辉威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eh.com/gyhzz/16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