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作为肝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监测指标。
2.尤其肝硬化患者,和甲胎蛋白联合监测以区分肝硬化及肝癌。
3.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性疾患时,α1-抗胰蛋白酶可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在炎症局部往往浓度很高,对急性炎性疾病有一定限制作用。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原发性肝癌检出率可达98.3%,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发表了α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症诊断和治疗的指南。对一些需要检测α1-抗胰蛋白酶的疾病做了指导。临床应用:1.升高:主要见于组织损伤,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病毒性)、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胶原病、妊娠、外科手术、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前列腺素等),斑疹伤寒等。
2.降低:主要见于遗传性α1-AT缺乏症,由于α1-AT缺乏而引起的肝硬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肝炎、肾病综合征、蛋白丧失性胃肠症、营养不良、未成熟儿、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等。
对原因不明的肝硬化病人,检测α1-AT可协助诊断。触珠蛋白(HAP)触珠蛋白又称结合珠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血清及其他体液中。结合珠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其降解也在肝脏,是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和肝脏中a2-巨球蛋白的结合产物,贫血、肝病或营养不良时常会明显下降。什么时候需要检测触珠蛋白?有以下临床指征的人群,需要检测触珠蛋白:疲劳、虚弱、脸色苍白、晕厥、心律加快、呼吸急促、黄疸、胆红素浓度增高、血红蛋白尿、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也提示检查触珠蛋白。结合珠蛋白是一种急性期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时,血液中的结合珠蛋白明显增多,如心肌梗塞、肿瘤、炎症、创伤、感染等病理状态时,以及应用某些激素,如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后,其血清含量常有显著升高,并与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触珠蛋白的灵敏度高,肝病或贫血时出现大幅度下降,甚至常常出现极低浓度,研究结论表明,血清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初筛
?肝炎、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时下降;
?感染、炎症、肿瘤、心梗等疾病时上升。
诊断
?可作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指标,建议体检、妇幼及血液科检测;
?可作为肝病及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筛查指标,建议内科、肝胆、感染、手术患者检测。
组合检测的意义a1-酸性糖蛋白(AAG)、α-1抗胰蛋白酶(α1-AT)、触珠蛋白(HAP)。原发性肝癌:AFP+AAG+α1-AT溶血性贫血:HAP+AAG炎症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AAG+HAP来源:临床检验医学编辑:okay审校:小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