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硬化治疗
防治肝硬化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费用
肝硬化生化
肝硬化介入

重肝会丨陈成伟教授药物性肝功能衰

编者按:

药物性肝损伤(DILI)现已成为急性肝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临床DILI多是在推荐剂量下发生的个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异质性反应(IDILI)。IDILI发生多具不可预测性,10%~15%为重症,其中6%发生死亡或需肝移植。本刊特邀海军军医大学医院陈成伟教授,针对DILI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进行撰文,为广大同道答疑解惑。

一、必须了解的基础问题

1、特异质含义及DILI的耐受性、适应性和易感性

特异质为宿主相关性,而非药物特性或剂量相关,可能不常见于大多数人,但未必“罕见”。

耐受:治疗期间未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

适应: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但继续用药后恢复正常。

易感:药物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出现DILI,且不能呈现适应性缓解。

2、IDILI的发生机制

涉及药物基因学(相关的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遗传多态性)、线粒体相关酶遗传多态性、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损伤与炎症、内质网应激、适应性免疫攻击(耐受性、适应性和易感性)、细胞死亡组织修复等,这些机制均与诱发肝功能衰竭有关。

二、DILI的严重程度分级

我国指南将DILI的严重程度分为5级:

0级(无肝损伤):患者对暴露药物可耐受,无肝毒性反应;

1级(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碱性磷酸酶(ALP)可恢复性升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2.5倍正常值上限(ULN),且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可有轻或无症状;

2级(中度):ALT和(或)ALP升高,TBil≥2.5ULN,或虽无TBil升高但INR≥1.5,显性症状可有加重;

3级(重度):ALT和(或)ALP升高,TBil≥5ULN伴或不伴INR≥1.5,症状进一步加重,需要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4级(急性肝衰竭,ALF):ALT和(或)ALP水平升高,TBil≥10ULN或每日上升≥1.0mg/dL,INR≥2.0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可同时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或与DILI相关的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5级(致命):因DILI死亡,或需接受肝移植才能存活。

三、诊断缺乏特异生物标志物

目前在研的生物标志物,如mRNA、CK-18、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线粒体损伤特异标志物(线粒体DNA及其降解片段、谷氨酸脱氢酶等)等仅有肝损伤敏感性,均缺乏DILI特异性。

DILI的生物标志物应具备如下条件:出现临床表现前,能判断可能出现的DILI;提高对已经存在DILI的诊断率;能够区分DILI的轻重程度;能够区分适应性和进展性DILI;能对DILI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四、DILI-ALF的临床结局

美国ALF小组对10年23个中心的例ALF患者进行分析表明,例(11.1%)为DILI所致,未行移植的总病死率为31%(41/)。

1、临床特征

DILI-ALF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深度黄疸、腹水、进展性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昏迷,ALT可仅中度升高,病情可呈“缓慢”或“亚急性”发展;引起ALF的用药时间从1~2周至8个月不等;14~18%在出现症状前停药,14%在出现黄疸前停药,65%出现黄疸时才停药;再刺激试验更易引起ALF;29%有皮疹、嗜酸性细胞增多、自身抗体阳性等某种超敏反应表现。

2、引起ALF的常见药物

美国的该组数据表明,单用或联用异烟肼、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呋喃妥因、其他抗生素、特比萘芬和唑类抗真菌药物是常见引起ALF的药物。

他汀类药物肝毒性通常为良性,但少数可发生致命性DILI;苯妥英相对较常引起ALF;氟烷和异氟醚等卤代麻醉剂偶可引起ALF;双硫仑和丙硫氧嘧啶相对易引起ALF;溴芬酸是相对易于引起ALF的非甾体类消炎药;降压药中,仅发现肼苯哒嗪和甲基多巴引起ALF;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也可引起ALF,约占10.6%。

3、影响结局的因素

糖尿病是重症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患者更易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产生肝毒性,基线有脂肪肝的患者更易发生肝损伤。

DILI的临床表型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年龄、性别、BMI、血压或肝酶升高程度与结局关系不大。

肝性脑病程度、胆红素、INR、肌酐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影响结局,MELD评分和肝性脑病程度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

五、重视HDS致DILI的研究

1、HDS的概念

欧美常用的HDS主要包括:①天然草本或植物类补充剂及其制剂;②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蛋白质等食品补充剂;③含有蛋白同化甾类、能增强体能和健美效果的补充剂。

2、HDS致DILI和肝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在欧美国家,HDS所致DILI占13%~20%以上。我国上海一项研究表明,-年诊为急性DILI的例患者中,HDS所致者占23.3%;-全国DILI病例回顾性调查与研究中,例单纯应用中药组和例单纯用西药组相比较,中草药组的黄疸发生率、符合Hy’s法则病例、慢性DILI发生率和ALF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值均<0.),何首乌和土三七等引起严重肝损伤的概率较高。最近肖小河教授等研究发现何首乌肝损与个体HLA-B*35:01位点变异相关,这为中草药的肝毒性预防迈出了可行的坚实一步。

六、治疗

1、基本治疗原则

1)及时停用肝损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

2)权衡停药致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

3)根据DILI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抗炎保肝和利胆药物;

4)对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考虑紧急肝移植。

2、美国FDA于制定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停药原则

1)ALT或AST8ULN;

2)ALT或AST5ULN持续2周;

3)ALT或AST3ULN且TBil2ULN或INR1.5;

4)ALT或AST3ULN,并伴随逐渐加重的疲劳、恶心、呕吐、右上腹痛或压痛、发热、皮疹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应指出,临床试验是有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只针对相对纯粹的一组人群,而临床实践中患者对象要复杂得多,因此更要严格把控。

3、治疗药物

1)N-乙酰半胱氨酸(NAC)

急性重型(3-4级)DILI成人可选用NAC,为FDA批准用于治疗APAP引起ALF的唯一解毒药物;美国ACG指南推荐,视病情50~mg/(kg·d)给药,且应尽早。

2)其他药物

我国CFDA批准异甘草酸镁增加急性DILI的适应证,用于ALT明显升高的肝细胞型或混合型DILI。

我国指南将GRADE系统证据2B以上的双环醇、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UDCA)和腺苷蛋氨酸(SAMe)也推荐为酌情应用,但均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支持。

糖皮质激素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应十分谨慎,要充分权衡治疗收益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小结

临床DILI多是在推荐剂量下发生的个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异质性反应,加强特异质等机制基础研究是当务之急;DILI诊断必须要有药物使用史,要加强有明确诊断意义的标志物研究;肝性脑病程度、胆红素、INR、肌酐及MELD评分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其中,MELD评分和肝性脑病程度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急性重型DILI成人患者可选用NAC治疗,对于明确的ALF,应考虑紧急肝移植,并用人工肝系统支持治疗。

专家简介

陈成伟

《肝脏》杂志主编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医院教授

华夏肝脏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前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肝脏学病学会前主任委员

◆重肝会丨韩英教授: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重肝会丨孔明:肝衰竭的营养诊断及治疗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在看点这里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eh.com/gyhjr/1101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