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在国内多地出现多点散发及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形势又变得严峻复杂。随着元旦和春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越来越频繁,也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
对于免疫力强的人来说,病毒就像一场感冒,很快就能扛过去;但是对于免疫力差的人来说,病毒很容易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经历这次疫情,人们普遍意识到免疫力,是一个人很大的竞争力!
01什么是免疫力这次病毒的发威也让我们深入认识了免疫系统。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我们通常谈到的“免疫力”指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免疫力的科学说法是免疫系统功能,主要由免疫细胞、组织、器官及免疫分子组成的人体自身防御机制。
它外能抵抗细菌、病毒等异物的入侵,内能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细胞。保持身体正常运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大家可以将免疫力理解为守护身体的“警察”,专抓外来的有害入侵者和内部的叛徒,以保证人体系统正常运行。
02免疫力和疾病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所有进入人体的细菌、病毒等危险物质看作是“敌人”,那人体免疫在和这些“敌人”作战的时候,有三个关键的节点影响“战斗”效果:
一、战争前认不出“敌人”
要想杀“敌人”,第一步就得先认出哪个是“敌人”。但是未必那么容易,“敌人”很狡猾。
比如流感病毒。这种病毒为了逃避人体免疫,会不断变换自身表面的H蛋白。H蛋白就是一种辨别物质,H蛋白变了,人体免疫受到了“伪装”的迷惑也就认不出“敌人”来了。
二、战争中,打不过“敌人”
免疫和疾病关系的第三个层面:即使能够认出“敌人”来,但是有心无力打不过,这就是免疫功能低下。
比如艾滋病、白血病、糖尿病、尿毒症等。这些病有的是免疫细胞的数目减少,有的是功能降低。不论是什么情况,总之就是打不过。
三、战役扩大化,滥杀无辜
当免疫系统出现自身紊乱,同样会出麻烦,容易滥杀无辜,且更难治愈。
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一套严格的识别机制,防止免疫细胞误伤自己人。但是,有时候这种识别机制紊乱了,就会带来很多种疾病,而且大多是疑难病,比如自身免疫病(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人类自身免疫病有多种,但是机理都是人体免疫不断攻击自身的细胞。甚至有专家说过,当你遇到解释不通的临床问题时,就想想会不会是自身免疫出了问题。
滥杀无辜,除了会引起自身免疫病,还会带来过敏。
过敏就是免疫系统把本来无害的物质辨别为“敌人”,把无关紧要的物质小题大做,产生过度的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都是过敏的临床表现。
对于癌症,有时候是认不出来“坏人”,但有时候,即使认出来了,癌细胞也会释放一些物质麻痹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大大降低。
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病都和人体免疫有关。
03干细胞对免疫力的调节机制免疫力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中有些行为会破坏我们的免疫力,而有些习惯则可以激发免疫力。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时一事养成的,被生活压力、烟酒、失眠等破坏的免疫力如何来修复呢?
目前,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将修复免疫系统的目光放在了干细胞研究上。经过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而且间充质干细胞在调节免疫系统紊乱及失调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不仅可以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直接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还具有优秀的抗炎和双向免疫调节功能,可以广泛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当然也包括免疫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的新生细胞数量会越来越赶不上衰老以及死亡的细胞数量,入不敷出,这其中也包括免疫细胞。在提升免疫细胞功能方面,可以通过分化成新生的免疫细胞,使得原本的“免疫军队”数量壮大。从而在兵量上取得优势。
间充质干细胞(MSCs)特有的替代以及修复功能,还可以提升现有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在微环境的诱导下,自动识别免疫细胞中的“老弱病残”: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同时,自行分化以替代受损或老化细胞。从而使原有战力下降的“军队”,重振旗鼓,提升整体战斗力。
04展望干细胞疗法的未来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与病毒斗争的历史,这场永无休止的战争驱动了人类免疫系统的不断进化。尖端生物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让人体面对外界侵犯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对于风险的恐惧和无力感,也会随着我们对健康的认知提升,烟消云散。
1.本文仅限于分享、交流和学习,若需业务咨询或咨询干细胞相关的疑问,可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