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疑难杂症,主要表现为肝功受损,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脾肿大等严重合并症。如不及时得到救治,死亡率相当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肝移植、内镜下治疗及药物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手术适应症窄,疗效还有待提高。近年来,医院介入科采用介入分流术、介入断流术成功的治疗了数千名门脉高压症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介入断流术
治疗原理类似于外科断流术,是通过联合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从而达到控制出血和减小脾脏来源的门脉血流压力及消除脾脏亢进的目的。
介入断流术原理图
A.冠状位CT图上勾画出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亢示意图
B.采用介入断流术对A图中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和亢进的脾脏进行栓塞治疗
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介入领域的TIPS手术,指经颈静脉入路将穿刺系统送至肝静脉,穿刺肝内门静脉一级分支,再将血管支架植入建立肝内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分流道,从而显著降低肝外门静脉系区域的压力。这种手术方式如同大禹治理黄河水——将泛滥的洪水进行合理疏导从而消除了水患,TIPS通过因势利导、科学创新地疏导血流,将“泛滥”的门脉血流疏导至腔静脉系统内,从而有效消除了门脉的“血患”。TIPS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该项技术因其独具特色而越来越被临床和学术界所重视——针样大小的微创伤,巧妙的“建交”术式,以及深受医生及患者肯定的疗效。
TIPS适应症:
1内镜和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2经内镜或药物治疗后复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3门脉高压性胃病
4顽固性腹水
5顽固性肝性胸水
6Budd-Chiari综合征或肝窦阻塞综合征
TIPS手术关键操作过程:
TIPS操作图
A.游离法肝静脉造影;
B.门静脉穿刺;
C.门静脉造影;
D.肝实质分流道球囊扩张;
E.分流道支架植入;
F.胃冠状静脉造影;
G.胃短静脉造影;
H.TIPS及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硬化栓塞术后门静脉造影复查。
疗效:
1技术成功率:达95%以上
2临床疗效:
急性出血控制率达81%-94%
再发出血率约12.7%-31%
顽固性腹水的腹水控制率达70%-90%
武汉医院介入科在该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由郑传胜、冯敢生教授首创的“介入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曾得湖北省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在年荣获医院新技术新业务一等奖、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的有效方法,我科在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介绍:
郑传胜博士武汉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放射学会委员兼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
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全国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材《介入放射学》副主编、《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从事放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曾留学德国。先后承担科研课题20多项,发表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获得科技成果奖6项和美国SIRJVIR杰出实验研究奖,国家发明专利7项,培养研究生30多名等。
操焱肖书萍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