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化名)三十岁,正当年,结婚一年,儿子14个月。患重度肝衰竭。
11月18日10点,江西老家将驶来一辆救护车,带他回家。
当天8:30,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的病房,医院的路上。
即将放弃救治的小张情绪极为低落,发黄的眼睛盯着天花板,陪伴的家人不说一句话,沉闷的病房内只有监护仪的嘀嘀声在响。
“不行!张妈妈你们再考虑一下!”
一位医生来到病房,他就是树兰(杭州)医院李氏人工肝中心副主任朱梦飞主任医师。
这天是周日,朱梦飞医师值班,医院有这么一位患者,本来要等待肝移植,但情况不乐观,家属想要放弃治疗,准备回家。
朱梦飞医师打开电脑,仔细查看患者一系列数据,他认为:“还有转机!”
朱医师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跑到病房,看到沮丧的一家人,他将10多位小张的家人叫到医师办公室。
“不要放弃,还可以治疗!”
小张妈妈却有点戒备,“医生,不要和我们说了!之前我们该做的治疗都做了,医院、医院、医院都去过,住院住过好几回。我们都没有放弃。可是现在你看我儿子的病,这么严重。医生说,他不仅有肝坏死,还有消化道出血、肺发炎、没有小便、胸水、腹水……他很痛苦!前前后后我们已经收到过很多张病危通知单。
医生说,能救我们的只有肝移植,可是他这个状态,能等到肝移植吗?我们不想他再受苦,只想早点回家……”
朱梦飞医师解释,“我看过病历,也看了小张本人的状态,目前小张的病情是很危重,不容乐观,但并不是一点点机会都没有。”
小张爸爸挥挥手,示意朱医师不要再说。
小张妈妈激动起来,“医院治,你能保证人一定会好起来吗?”
朱医师说,“作为医生,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治好小张,但是我认为有希望,请你们家属也不要放弃。小张才30岁,这么年轻,就这么回家,太可惜了。”
小张爸妈不说话,小张妈妈开始抹眼泪。
朱医师非常郑重地说,“小张如果现在就回家,他生的希望非常渺茫;如果你们愿意留下来,我们医护人员和你们一起努力,可以做人工肝,等待肝移植。”
沉默好久,小张妈妈和爸爸小声商量,小张妈妈打电话,救护车已经在路上,马上就要开到杭州,小张妈妈让救护车不用来了。
30多个小时的李氏人工肝治疗
虽然是休息日,但朱医师联系李氏人工肝的医护人员后,医院。
晚上6点多,小张接受李氏人工肝治疗,朱医师与李氏人工肝的护士们一直守护在小张身旁。
朱梦飞医师正在为小张进行李氏人工肝治疗
“一般的肝衰竭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一次约七八个小时,而小张连续做了30多个小时。经过这30多个小时的治疗,小张从无尿变成有尿,尿量正常,做好人工肝后小张自觉乏力明显缓解,腹胀减轻,黄疸指数下降了,病情已有明显好转。”
小张的自我感觉也好起来,他打了一个“OK”的手势,谢谢朱医师。
治疗有效,为什么小张爸妈要带他回家?朱医师说,“我能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
小张曾命悬一线,家里人最怕“人财两空”
11月15日,小张进入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之前他已经“吃不下饭,没力气,眼睛黄、尿黄”1个多月,这是典型肝衰竭的症状。
朱医师介绍,对此类患者肝衰竭早期人工肝治疗,效果还好,抢救成功能率可达85%以上,但到肝衰竭晚期,接受肝移植才是比较好的治疗手段。
小张入院当天到接受李氏人工治疗期间的黄疸指数
小张入院当天的总胆红素(黄疸指数)为μmol/L,到11月18日,黄疸指数升到μmol/L,比入院那天还厉害。
小张出现了消化道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有生命危险。医院接受治疗,医药费已用了十几万。
想到小张刚刚结婚,家里还有一个14月的孩子,小张爸妈最怕结局是“人财两空”,“我们希望给儿子做肝移植,但是他现在身体这么差,做好了肝移植,能恢复吗?很可能花了钱,人也没有了……”小张妈妈曾对朱医师这么说。
朱医师说,“能不能治好小张,我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小张的情况很危急,但黄疸指数上升的势头已慢慢放缓,16日上升了近μmol/L,17日上升了20μmol/L,加上小张他还没有肝昏迷,病情可能会好转,这个时候放弃太可惜了。
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抓住任何一个帮助患者的机会,所以小张爸妈把他带回家,我一定会阻止,这是一条年轻的生命啊!”
经过李氏人工肝和药物等综合治疗,小张的病情逐渐控制住了,到11月20日,黄疸指数已下降到μmol/L。
我一定要让小张亲自来感谢您!
近日,小张已在树兰(杭州)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后三天,小张醒过来,重症监护室的医生说,小张的情况一切都好,“30岁的小伙,底子不错,能恢复好。”
小张妈妈热泪盈眶,连连说,还好当时听了朱医师的话,留下来继续治。小张家人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