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世界爱肝日”,关爱肝脏,来聊聊肝脏一种常见疾病——肝囊肿。
一、什么是肝囊肿?
肝囊肿是长在肝脏上的所有囊泡状病变统称,属于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发病女多于男,男女比例1∶4。肝囊肿可以是单个,也可以多个,医学上称为单发性肝囊肿和多发性肝囊肿。95%以上的肝囊肿属于先天性肝囊肿。肝囊肿初发症状可始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在20~50岁,年龄越大,发现的几率越高。
(超声下肝囊肿图像)
二、肝囊肿会恶变吗?
肝囊肿虽然名字里面带着一个“肿”字,但是它是不会恶变。肝囊肿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仅仅在超声或CT检查等常规体检时发现,大多数肝囊肿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不会长大,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所以无须特殊处理;但也不能完全忽视肝囊肿的存在,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囊内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块,有时可继发感染,这时就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那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三、肝囊肿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cm肝囊肿是不需要治疗的,定期超声检查即可。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考虑治疗:
1.直径大于5厘米的单发或多发囊肿;
2.囊肿引起明显临床症状者,如肝、胰、脾囊肿出现的上腹部不适、腹胀或腹痛;
3.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继发性合并症;
4.囊肿合并感染;
既往治疗肝囊肿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手术切除创伤大,手术费用高,手术后不良反应多,现治疗优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在影像引导下经体表穿刺,直接将穿刺针到达囊肿部位,将囊液抽干以后,往囊内注入硬化剂,主要包括无水酒精,聚桂醇。硬化剂会促进囊内壁凝固性坏死,使囊内壁失去分泌功能,最终囊肿萎缩。
这是我们科采用经皮肝囊肿穿刺抽液注射硬化术的一例患者,患者肝脏囊肿直径大于12cm,有腹胀症状,介入术后,症状迅速缓解,住院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轻微。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