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建立的肿瘤营养指导群里,最近两天有朋友提问,肝性脑病的病人应该怎么吃,营养治疗怎么做。我把教科书的内容拍照发在群里,大概讲解了一下。因为不是面对面做讲座,很难讲得非常清楚。本来说很快做一个文字总结,昨天晚上写到很晚已经写得差不多,不料电脑罢工,所有已经写好的内容不翼而飞,把老杨弄得气急败坏,最后垂头丧气!
今天继续补上啦。
朋友是一个至孝之人。母亲晚期肝癌,已经八十多岁。尤其是肝性脑病的病人,照护不易。如此尽心尽力,令人敬佩。
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经常听到“以孝治天下”的说法。保有孝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国人是大多数。
也有例外。也有不孝的逆子逆孙。我搞老年营养,和很多养老院打过交道。有的养老院是公益性质,收费很低,每个月就几百元。有的子女把老人送来就不管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打再不来交钱就起诉了!然后才万分不情愿地出现。居然是开着宝马车来的,交了一个月元的费用。这个费用包括了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等呢。人比人,会气死人呢。
扯远了。言归正传。
这里声明一点。为了使家属能够更好地照护病人,我针对性地整理了一些相关疾病的知识;目的是为了让病友能够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是作为参考资料供朋友们使用的。掌握资料最清楚最仔细的,永远是一线的临床医生。请给予临床医生足够的信任。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这些疾病包括:肝硬化、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原发性肝癌,等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尤其是肝硬化等终末期肝脏疾病是主要原因。
本病发作的诱因: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蛋白质过高的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等等。
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是常见诱因。
如果已经有了比较严重的肝病,请注意避免以上诱因;特别是病人自己可以避免的诱因。例如:不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中不要有品质坚硬的部分,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注意不要便秘,等等。
特别提醒家属注意:不是昏迷了才是肝性脑病。
由于医生不可能总是和病人待在一起,肝性脑病的一些前期症状,需要由家属来仔细分辨。如果提早发现,就可以得到及时治疗,疾病的发展就可能得到遏制,就有可能不至于发展到太严重的地步。
分期
主要症状
体征
脑电图
一期
(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
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可引出
正常
二期
(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
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锥体束征阳性
异常
三期
(昏睡期)
昏睡
神经错乱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
明显异常
四期
(昏迷期)
浅昏迷
深昏迷
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增高,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
明显异常
照护要点:
1.饮食给予高热量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急性期严禁蛋白质的摄入,慢性肝性脑病给予适量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标准体重1~1.5g(kg.d)。
蛋白质尽量选用支链氨基酸比例高的优质蛋白,同时适度降低脂肪摄入。普通食物优选大豆蛋白和奶制品蛋白。
有条件的话,建议选用专业的支链氨基酸为蛋白质主要成分且适度降低脂肪比例配制的肠内营养剂。
这里请注意:一般健康人平时的蛋白质摄入推荐量是每公斤标准体重1g。这里的推荐量是1~1.5g。就是说,慢性肝性脑病的病人,要适度提高蛋白质摄入量。
2.卧位昏迷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的供给,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压疮。尿潴留患者给予留置导尿,并记录。
3.活动与休息安排专人护理,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做好患者的生活和安全护理,使用床档,烦躁不安者使用约束带。协助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
4.用药护理合理用药方面,请充分尊重医生意见;必要情况下和医生充分沟通,切忌自作主张。
5.病情观察和避免诱发因素观察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评估患者思维及认知的改变,准确判定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等等,充分配合医生治疗。
再次强调:
家属要学会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特别是性格行为、思维过程、睡眠、智力等的改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蛋白质成分中支链氨基酸成分较高且适度降低了脂肪配比的全营养肠内营养剂。
治疗是需要医生和病人及家属双方共同完成的事情。只有双方配合好,我们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结果。
这里推荐一个基础食谱。可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一些加减。
上午7~8点,早餐:米汤ml(大米30g,白糖20g,植物油5g)。
上午10点,加餐:甜豆浆(豆浆ml,白糖20g)
中午12点,午餐:鲜橘汁(鲜橘汁ml,白糖20g)
下午3点,加餐:菜汁面汤(青菜汁ml,面粉20g,植物油5g,食盐1g)
下午6点,晚餐:甜牛奶ml(牛奶ml,白糖30g)
晚上8~9点,加餐:米汤ml(大米30g,白糖20g,植物油5g)
本食谱的全天总能量为千卡。具体情况还要考虑病人的身高年龄性别还有疾病情况。
食谱里提到的植物油,推荐使用橄榄油,加入20~30%的亚麻籽油。橄榄油含较多的N-9脂肪酸,亚麻籽油含较多的N-3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对炎症状况有好处。
如需咨询,请加营养师